在檜香屑裡浸化成長─臺南藝術節《母親》
4月
22
2013
母親(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2次瀏覽
戴君安(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2013年的新製作《母親》,以莊雅雯的臺語文本與楊宗哲的當代書寫文本為題材,舞作在表象、意象、抽象與具象的交替轉換中鋪陳,也在檜木的沁心香氛與四方飄漫的木屑交雜中,激盪內蘊與外張情緒的對立情境。

不規則環狀設計的白色「舞池」,將池畔化為觀眾的座席,席中劃了幾處舞者的出入口。池內則鋪滿了檜木屑,搶在舞蹈演出前,先啟薰香般的感官洗禮。觀眾將鞋子放在池外,雙腳沉浸在池內的木屑中,隨著舞蹈的進行,舞者的撥灑更加煽動檜木的香氣,也使得木屑如細粉揚起般,散落在舞者及觀眾的身上。梁若珊的舞台設計,讓這場製作除了舞蹈與音樂的視覺與聽覺統合外,撲鼻的香氣讓觀眾添了嗅覺的刺激,浸在木屑中的雙腳與沾黏木屑的身體則體驗了輕而強的觸覺震撼。

當一盞昏黃小燈漸亮時,池內的白衣男舞者猶似躺在母體中的胎兒,等著由母親意象的黑衣女舞者喚起、帶著四處遊走、環繞。在一大段平鋪直敘的表述母子關係後,逐漸進入女舞者能量大肆迸發的肢體活動,並且強力揮灑木屑,池裡池外一片令人窒息的氛圍,不知是表意母親的內心宣洩,抑或是有苦難言的歇斯底里。接著引入的數個段落,也都在呈現母子之間的發展變化,直到最後以彷若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景象收場。

這齣舞作由顏鳳曦、楊乃璇和黃彥文不同風格的舞蹈設計串連而成,雖然有些突兀,也有些變化;缺了一致性,卻也因而不至過於平淡。動作設計上使用了不少可讀取的手勢,如:量身、縫衣等;舞者的關係也多以如母子或母女般擁抱、呵護,呈現母親帶小孩時的寫實意境,使得整齣舞作宛若一部可閱讀的文本,但是過多指示性的動作與畫面,交叉重疊於接觸即興發展出的肢體流轉間,徒增過度表述的遺憾。

資深的女舞者葉珮怡、洪貴香及張菀真,向來善於詮釋顏鳳曦的舞作,這回對於另外兩種編舞架構的介入,顯然適應良好。年輕女舞者劉孟婷自入團以來,參與過2012的《關係》和2013的《母親》,兩年來明顯看出持續成長的表現,和新進的余子薇,都是值得觀察的新人。唯一的男舞者田任元,在沒有過多技巧訓練的背景下,成就了質樸大男孩的形象,獨舞的部分顯示他從街舞轉型現代舞者的可造潛力。田任元和劉孟婷的雙人舞,則在浪漫的表象中,圈點出現代男女糾結的互動形態。

回顧風團的演出歷程,從早期的霹靂外放逐漸轉入內化的情緒演繹,這應是創作者個人歷程轉變的寫照,也是對生命體悟的另一層表現。看來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已在自己的創演地圖上,從《關係》開始豎立了一個新的標竿,《母親》是延續這段新里程的路標。

《母親》

演出|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
時間|2013/04/19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母親》試圖從文學中找尋舞蹈的詩意,「以文會舞」,從意旨鮮明的動作設計,到舞台空間及視覺意象,到舞者之間的(母子)關係,用心製作、引入文學性的語言,卻也同時為文學語言的形式所限。(李時雍)
5月
08
201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