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芥子,彈指之間《觀》
9月
30
2014
觀(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1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無垢著名的空緩美學,加上《觀》的總長兩小時無中場,包廂門關上的那一刻,我心雜念紛飛,不知漫長的兩小時會否坐立難安。直到第一聲大鑼出現,心漸定了,隨著大鑼聲漫布空間,與其說受鑼的音場震懾,更多其實是奏鑼者賦予器樂的呼吸安定了場域。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意外的,彷彿彈指。

須彌山相傳在古印度神話中,位於小世界的中央,一小世界是一大千世界的一部分,而一大千世界是由百億個小世界組成。在佛經中則是藏有各種金銀珠寶的妙山,後比喻高大、廣博。《維摩經˙不可思議品》「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芥子作為一顆種子,與高大廣博的須彌山,究竟如何相容? 除了一切現象唯心所現的禪意外,也許從時間、空間可以看出些端倪,如同大自然將奧秘深遠的生死之意,用一朵花開花謝的時空映現。

都說無垢的身體美學空緩,細究空緩二字,應該互為因果,若假設「空」由「緩」的具體物理狀態所達致,那麼為何要緩? 大概像是一朵花開,除非細細觀察,否則總是他開了,我們才驚豔,覺察自己在時間之流中無意識地度過,生死常常也在這瞬間而已。這些變化,多不會在大起大落的狂飆速度下前進。所以當我們以為台上禾神還曲膝緩行,也許瞇個眼、恍神一下變化不會太大,但彷彿轉眼,鷹族武士就在舞台後方現身了。

除了緩行牽動著《觀》整體的時間流,舞者身體細節上的處理,也透過「緩」而達極致。先不論無垢身體所強調的中軸是否能或如何能達致身體與意識上「空」的狀態。就具體細節上來說,動作的極簡、極沉,必須在高度凝練的專注力下運行,更因極緩,方能細緻經營,否則舞者屈膝躬身地朝後默移入場,差一個角度,可能就撞幕了;差一秒呼吸,手鈴聲就不整齊了。身體在這高度凝練專注力的運行下,意識上的「空」得以可能;屈膝、躬身、蹋腰、擰轉等濃稠身體密度所積澱的層層幽緩與生理之痛得以昇華,也才能在那白鳥手指的顫動中,迸發了生命曾經刻骨的存在,如太極導引「氣發於手指」的狀態,顯現了那不可見的氣也好、生命也好。

時空其實是同一件事情,無論迴旋或線性時間,沒有時間之流,空間難以展開,事件難以發生。然而,時間之流容易被忽略,常須藉助可見的空間延展方察覺其演進。在《觀》中,時間之流以兩種簡約的空間狀態展開:垂直觀眾席綿延入上舞台頂端的中線,以及平行觀眾席貫穿左右舞台的橫軸,以此兩種路線交疊重複出現,劃出了兩種時間意識的象徵:主觀與客觀,然而主客觀時間並非全然二分,更多時候是交疊著演進。

所以,彷彿聽著遠古寓言敘事般,白鳥與黑鳶跋山涉水(跨越舞台)、走了好久好久(三條橫幅白綢),終於相會。兩人從遠方到觸身,高密度感知彼此的張力從未間斷,也因此彷彿將鏡頭一下子由遠zoom in,將遠觀的時空凝聚回相遇的那一刻。

鷹族兄弟分立中線上下兩端的對峙,從未觸身、從未移動,彼此之間高張力在極低重心、極大幅度旋腰中顯現。既然發功到這般,為何無法交身? 也許兩人根本對鏡而戰,從頭到尾是與自心的戰爭。

而開頭與結束,女舞者將石頭拾入缽中,像是自心遙遠的記憶中,挖掘一段段刻骨的故事開始演現,當記憶延展完畢後,該放下的終將放下,終將積澱如石。如同贏得勝利的鷹族武士,即便是與當下的自己對戰,最終還是隨著時間之流走向上舞台,歸回遙遠記憶。日復一日,生命不就在這兩種時空意識下,交纏打滾著前進著。

彈指之間,芥子就納了須彌,人世間的一台演出,納了亙古時空累世劫。林麗珍與無垢舞者們以簡約卻凝練的時空觀、身體美學,蘊含生命不可言說的默會奧義,再以《心經》作結,據說《心經》是最溫和的一種經文,眾生喜歡聽、喜歡親近,也能助眾生早些了悟生命、脫離輪迴。如此,若說編舞家林麗珍是溝通玄冥與人世的巫,應該不為過吧?

《觀》

演出|無垢舞蹈劇場
時間|2014/09/2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論是淒美的白鳥、昂然的鷹族,又或是掌有熾焰的火神、拖曳稻穗的禾神、牽引母親之河的水神,都體現了《觀》對自然之崇敬,以及對萬物生靈的哀憫與深情。(徐承郁)
8月
29
2022
無垢透過中軸內觀的訓練、儀式、身體技術、自我轉化,林麗珍讓舞者的身體出神,超越自我框限與深自實踐,觀眾亦在參與觀看的過程,被引導進入中介意識的出神,此時此刻活在當下即是出神,充塞滿臆而深深體悟。(葉根泉)
9月
22
2014
泰半皆完美對稱的劇場調度,使整齣表演的視覺呈現十足的和諧與穩定,但也同時創造出某種「雙生」/「分身」的異象奇觀 (uncanny spectacle),在這個奇觀當中,個體性消融了,人體有如蟻兵,順勢而動,身體與「任務」相連,因任務而存在。(鄭芳婷)
9月
22
201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在這個充滿誠實與虛假、愛與欺騙的世界當中,《一個說謊,一個說愛》藉由舞者的肢體語言與口白聲響加強表現層次與力道,將視聽體感相互交融。無論是語調的變化、情緒的轉換,以及呼吸的節奏,宛如勾勒出生命歷程中種種起伏與轉折,使觀眾更能深刻地體驗人生中的起承轉合。而音樂、燈光與節奏的巧妙結合,將作品的情感層層堆疊令人心馳神往,打造了一場充滿感官刺激的藝術饗宴,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人類情感和關係的旅程。
3月
12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