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風格揉合再造《鏡.私語》
10月
09
2014
鏡.私語(黃煌智 攝,集思小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1次瀏覽
溫盈鈞(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鏡.私語》一作,有別於觀賞者對傳統南管、北管及戲曲模式的既定印象,創作及編曲風格相當多元化,不僅南、北合管還有歌仔戲、現代戲劇的成分在其中,新興形式的結合試圖突破傳統再造創新,這種跨界手法也是近年表演藝術的趨勢。

集思小劇坊是以戲曲小劇場的演出形式賦予傳統樂種新生命,從實驗性質強烈的戲曲小劇場中尋找新發想,此劇《鏡.私語》是集思小劇坊2014年初啼創團之作,跳脫傳統框架的表演形式,樂師不單只是會演奏樂器,還當起演員的角色融入在劇中,南管、北管是臺灣民間音樂的兩大主流,兩者的音樂風格迥然不同,北管音樂高亢喧騰、熱鬧昂揚;南管音樂悠揚文雅、含蓄婉約。此作品融合南管、北管多項樂器,在曲牌中企圖呈現出有別於傳統的音樂風格。整場演出進行無中斷,以南管、北管兩種不同樂種,打破藩籬隔閡、揉合再造,以此為《鏡.私語》的創作觀點,引起筆者聆賞的動機,這種融合到底會擦出什麼樣的新火花?

劇中兩位人物,男主角阿來以北管戲曲,女主角真兒以南管戲曲,作為各自主要唱腔,從獨唱到合唱,不同韻味的南管、北管在唱腔上帶給演員一大挑戰。現場南管和北管傳統劇種伴奏方式不同,劇中則將原有的曲牌進行部分修改、刪減調動,也新編南管、北管合唱曲牌,來自不同背景的南管、北管混合式唱腔使本劇產生戲劇張力。

《鏡.私語》透過戲劇的方式回溯到朝廷官場上人被名利牽,伴君王如同伴虎眠,在官場失意的男子醉倒在花前,聽見宛如天籟的女子歌聲而打消輕生念頭,反而還萌生情竇初開的滋味。此劇剖析出女人內心中的小劇場,編劇利用鏡子照射反映出傳統女人外表對情人的矜持與內心對愛情的渴望,相愛著對方又不敢去承認心中呈現百感交集。由樂師飾演貫穿整齣戲的精靈,他們帶給真兒對愛情無限的想法,慢慢解開真兒心中明、暗之間的懼怕,反映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琢磨不定,希望得到心中所想的,但又害怕呈現出不完美。

筆者從此作品中觀察到,跨界演出的層次有很多種,導演、編劇家想要力求創新,《鏡.私語》呈現的創作風格來說,由於演出舞台是座翻新過後的廟宇,還帶著古色古香氛圍緣故,試圖將南管、北管結合表演藝術,以多元的方式呈現,作品創作在跨領域的媒材來說,除了音樂、戲曲還加入劇場元素,算是新穎的演出模式。

從跨界表演形式看來,《鏡.私語》是一種以本位主義為出發的態度,在跨進它領域不放棄自身理念或核心價值,企圖透過它領域的交融進而新譯自我的價值,

但要面對傳統與創新之間該怎麼拿捏,而產生矛盾的關係,在表演藝術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最終還是要記得保留原有本質。

《鏡.私語》

演出|集思小劇坊
時間|2014/09/07 15:00
地點|微遠虎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