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頂樓加蓋那個令身體為之輕顫的《屋女》
1月
19
2016
屋女(楊人霖 攝,進場維修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5次瀏覽
羅倩(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劇場不存在於任何東西之中,但它使用所有形式的語言:動作、聲音、話語、火、喊叫。它正是存在於心靈需要言語來表達之處。【1】

──安東尼.亞陶《劇場及其複象》

開頭有點難以下筆,回想觀看時所感受的反應:「雞皮疙瘩」。《屋女》對我來說是怪異且新鮮的,雖然是關於一個女人搬回已故母親住屋的故事【2】,我讀到更多的是,「單人表演」形式的屋女(葉佩玲飾演)如何對過去的居家空間展開一連串的感應、懷念、排斥、推擠、陷落與自我和解。編導特別著重人與物的關係、置換一個不熟悉的劇場空間為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間,又再次陌生化熟悉空間,介於既私密卻又敞開的頂樓加蓋,有著相當曖昧的含混性,就此置入所有疏離的可能:格格不入的空間、異常的戀物癖、親情的疏離與自我情感的壓抑;也可以說反應了當代人一方面想固著某處但無處所依的內在狀態:亂紛飛資訊下的「失語」、擺脫不掉數位時代下的自我「沈溺」、無處可銷聲匿跡的「隱藏」。

道具不多,一張板凳、一撕去包裝的瓶裝水、薄床墊,床的上頭是用繩索繫上的曬衣空間。一個空洞的木櫃,上頭一個烤箱,再往上看是一盞吊燈,對面是一套單人浴缸,蓮蓬頭尷尬的掛在和這棟建築物隔壁相連的別人家的鐵花窗上。四片黑色布幕把陽台外面兩側的露出的光阻隔起來,那天夜晚的風一直吹往屋內—黑幕不斷飄蕩,這個空間更趨向什麼都沒有。

除了文宣上的提示作為線索,觀眾如白紙般一無所知,只能透過時間在紙上塗抹對於空間的強烈感受。屋女沒有說任何話,她用雙腳刻意摩擦粗糙的水泥地板,緩慢且乾燥的觸擦聲持續不斷、忽然撞擊地板所引起如纖維般的觸痛覺、踏著扁平塑膠沐浴瓶翩翩起舞的異質噪聲、什麼都不做的躺著抽煙,好讓煙味瀰漫整個空間、亦或是將身體捲曲到床墊之下,沒有形體的在地上蠕動。觀眾只能透過她的身體與情緒起伏擺盪,近乎純粹的身體表演,頂樓空間使觀眾掉入了身體的某個內部,窺看原本隱而不可見的內在運作,重新喚起觀眾的身體與外在空間的敏銳感受,整合成一種只屬於自己的某個內在時刻。

一個夜晚的沉默,隔壁傳來的卡啦OK聲、樓下阿姨的講話聲、水不停在滴落、發電機或是不知名的馬達聲持續運作、摩托車呼嘯而過,填補了孤獨的意象,串連成不斷溢出故事的演出。屋女在「空間」中迸發的狂亂與寂靜—不發一語,使「空間」開始成為主角,空間蛻變成人的「缺席」,缺席的所有人、缺席的母親,屋女也緩慢地被空間吞噬。這個沒有言語的肢體劇作,在我看來,更像是要展現一個從來不是文字或是話語所能傳達的—非常內在的孤獨時刻,寂靜且纖細,那毫無存在的,感受不到重量存在於空間的身體。

《屋女》最凝結觀眾情緒的一刻,是屋女想要洗澡,但是怎麼奮力轉水龍頭就是沒有水…,「突然」對面牆壁上頭開始淅淅瀝瀝地滲出水,片刻後顯形出整片濕透的牆,水開始蔓延到屋女的浴缸外,如同電影《反撥》【3】(Repulsion, 1965)女主角眼中「突然」裂開的牆壁,或是《橡皮頭》【4】(Eraserhead, 1977)在男主角房間的暖氣爐裡「突然」開口唱歌的女人。這些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場景觸發強烈的身體感。觀眾「突然」聞到了冬天寒冷的氣味。屋女褪去衣服後,也聞到了沒有水的浴缸裡塗抹沐浴乳的溫和香味,在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洗澡,瞬間成了最超現實的劇場意象。

「特定場域演出」(site-specific performance)成為觀看《屋女》的難忘經驗,在民宅加蓋的頂樓空間,約七排木質長板凳的觀眾席,空間狹小,每個人都和身旁觀眾極為親密地靠近。演出結束後離開的路上,說不上非常冷的冬天,腦海盤旋想著剛剛在室內下起雨,意象冷冽且令身體為之輕顫的《屋女》。借用安東尼.亞陶(Antonin Artaud)所談劇場如同瘟疫般從靜止的潛伏到突然爆發的一小段落:「起到的作用就像突來的靜默、音樂中的停頓、血液的滯流、液體的呼喚,在我們突然甦醒的頭腦中出現發燒的影像。」【5】或許《屋女》還沒有到亞陶的殘酷劇場的深層力道,但它的確召喚了一種劇場中關於觸覺、痛覺與嗅覺的重新經驗。

註釋

1、(法)安東尼.亞陶(Antonin Artaud),劉俐譯,《劇場及其複象》,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p9。

2、年輕的編導蔡欣穎從自己高中到大學不斷搬家與對於房間的記憶所創作出的《屋女》。

3、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電影《反撥》(Repulsion, 1965)。

4、大衛.林區(David Lynch)電影《橡皮頭》(Eraserhead, 1977)。

5、同註1,p26

《屋女》

演出|進場維修工作室
時間|2015/12/27 19:30
地點|么八二空間(182artspace)三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