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捲下的生命情懷《戰火情人》
5月
18
2016
戰火情人(高雄市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18次瀏覽
羅文秀 (自由工作者)

《戰火情人》是高雄春天藝術節精選的節目,挑選之意就是想藉由戲劇的展演,拋出戰爭的殘酷蹂躪,難民的顛沛失所,引起觀戲者思索更多的人道關懷與安身立命的議題。演出團體英國空動劇團(Idle Motion)原是小劇場的實驗劇團,是一個成立六年多的年輕劇團,演出地點不只是在英國,也擴及海外的舞台。《戰火情人》是其第六齣的創作戲碼,以知名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Robert Capa)的一生為題材,傳達主角的熱情與理想,影響看戲的觀眾,值得多多思考戰爭的殘酷,關懷我們的周遭環境。

1933年,羅伯‧卡帕與潔妲‧塔羅(Gerda Taro)分別來自匈牙利與德國,因相似的際遇與理念相遇於巴黎,攝影是他們的共同喜好,有一次因觀看電影〈一夜風流〉(Happened in one night),因喜歡劇中主角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而聯想出一位虛構如明星般的人物—羅伯‧卡帕(Robert Capa),有錢、有聲望,又擁有天份的美籍攝影師,以此推銷照片。宣稱底片絕不賣低於一百五十塊法郎的價格,高出當時市價的三倍,成功地被各大知名雜誌所採用。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兩人隨即投入戰場,捕捉最真實的場景。潔妲‧塔羅身為女性不只是追求愛情,而是考慮自己身為戰地記者的一份責任,奮而投入炮火連天的戰場,出生入死,拼命為歷史留下見證。1937年,她不幸於戰場的意外中死去,時年二十七歲。其義勇行為,感動雕塑家傑克梅蒂,在她墳上塑造紀念碑。羅伯‧卡帕一生參與過五次戰爭,從西班牙內戰、中日戰爭、二次大戰、以阿戰爭到中南半島的越戰。他堅持與軍人走在第一線上,最後,因誤踩地雷,四十歲結束其一生,其中「倒下的士兵」是他在西班牙內戰中最具代表的作品,象徵奮戰、犧牲、悲壯的情結,是世界上被公認為最偉大的戰爭照片之一。

全劇以敘事方式進行,不似音樂劇在情感之處,會以樂聲來代替戲劇。改編成戲劇的劇本,於對白、時空場景或人物的登場都不致於讓人有混亂之感。劇場取材單純不複雜,強化其核心元素,讓整齣戲劇簡潔有力地突顯其中心思想,貫穿戲劇的整體性,緊湊流利的劇情,於不疾不徐的節奏下,娓娓道來兩位主角的一生。

舞台設計來自故事的起點—收藏膠卷的手提箱,手提箱內部有著一格一格的小框框便於置放膠捲,藉著格狀的小方格做成舞台上的主要佈景,格狀框框以紗簾當作它的表面,藉由燈光的投射,看似木板方格的一堵牆,有時可以外推當作一扇窗,成了閨蜜談心的秘密基地,或是一道開敞的門戶,甚至垂下一塊方布就形成一對戀人溫暖的小窩。當轉換燈光投射的方向,驚見一片螢光幕,展現卡帕鏡頭下的偉大作品。此佈景的設計,簡單、實用又兼具功能,因簡單的幻化效果,促使戲劇的進行更加順暢。

舞台中間任意置放六個白木箱,隨著劇情需求可幻化成桌子、椅子、汽車甚至是荒野間的山丘、戰爭時的躲蔽之處,非常靈活的運用。演員只有六人,時而是主角們的亮相,時而是群眾們的聚會,畫面有時動態、有時定格,如同鏡頭下所看見的影像般。戲劇的開始,是以2008年1月被發現的手提箱中的127捲底片開始,那是羅伯‧卡帕與潔妲‧塔羅的心血之作,以倒敘的手法回顧主角的發跡與經歷,舞台上呈現著真實與虛幻的時空交錯:如暗房、雜誌社、攝影展場、酒館、電影院,郊外遠眺,甚至戰火如林的戰爭場面都是那麼逼真的歷歷在前。

整個戲劇引人入勝,少了抒情浪漫的情感衝擊,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熱情奉獻與群眾關懷。看見主角的冒險與勇氣,揭露戰爭的醜陋與人民的無助,就像普立茲文學獎作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對羅伯‧卡帕的形容,是用「心血」拍照,相機不是冰冷的器材,而是心靈與思想的延伸。

這樣的議題讓表演藝術不只是一種空談、休閒,而是對社會激起更多的關注與熱情。在貌似一段戀愛的故事當中,充滿年輕人的浪漫精神,有著效法雪萊拜倫的熱情,不僅僅發生在男性主角身上,女性角色也不遑多讓,兼顧為社會犧牲奉獻的行徑之下,使戲劇更加反映社會思潮,大大地提升藝術與社會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觀察社會的視野,提升群眾的意識,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美感教育題材。

《戰火情人》

演出|空動劇團(Idle Motion)
時間|2016/04/10 14 14: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實」與「虛」中的轉換除了演員利用肢體變化轉換角色、變換時空外,也擅用佈景的變換。(戴宇恆)
4月
12
2016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