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交錯中,挖掘手提箱中的記憶《戰火情人》
4月
12
2016
戰火情人(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32次瀏覽

戴宇恆(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他們有槍,我們有溫柔的抵抗。」【1】

《戰火情人》從尋找一只羅伯卡帕留下的手提箱訴說20世紀戰地女攝影師潔妲塔羅與其啟蒙導師、愛人的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從相遇、一同報導戰地新聞至兩人遇難身亡的故事。

戲開演前,舞台上擺放著不同尺寸的木箱,木箱的後面杵立著一面牆,牆面佈滿7*13個格子。簡潔有力的舞台不禁令人期待演員將如何在有限的道具與佈景中創造出戰地的情景。

戲始,一個女人在手提箱中翻看膠卷底片,原本的牆面在每個格子中投影出了底片的畫面。緊接著,女人打了一通電話,故事就此展開。六個演員隨著音樂開始移動,場景轉換中不時運用肢體舞動,使得換場生動不僵硬,其中飾演女主角塔羅的女演員在場景轉換完成時,突然從擺在木箱上的手提箱蹦了出來,正當驚奇著劇場中竟能見到如同電影般的手法時,劇情又緊湊的繼續下去。

整場演出,空動劇團的集體創作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在羅伯卡帕的弟弟尋找他遺留下來的手提箱的「實」中,交錯著塔羅與卡帕過去發生的事的「虛」中穿梭,而「實」與「虛」中的轉換除了上文提及的演員利用肢體變化轉換角色、變換時空外,也擅用佈景的變換,如:牆中央有一區的格子是當成門使用,在演員下場後,再從門出場即轉換成不同場景。這齣戲的驚艷之處除了演員功力深厚的肢體表演外,另一方面即是燈光即投影的搭配。導演及演員們說,他們非常喜歡用電影的手法來處理劇場作品,而投影與燈光若分開單獨觀看,並無特別,但在《戰火情人》中兩者並無互相搶焦的搭配正好恰如其份的為整齣戲添了不少電影味。

劇本結構上,從女人的一通電話埋下伏筆、開啟劇情,中間敘述「實」——羅伯卡帕弟弟尋找手提箱的過程,「虛」——塔羅與羅伯卡帕的愛情故事與戰地攝影生涯,到劇末女人的電話告知找到羅伯卡帕的手提箱為結。筆者近期正好看完凱特布蘭琪主演的電影《因為愛你》【2】,電影手法也是開頭的埋下伏筆以至於首尾的呼應結尾,因此對我來說自然的將此劇場作品與該電影連結,更為《戰火情人》增加了幾分如電影的韻味。

但其美中不足的是,當女主角塔羅死亡後,緊接著畫面轉至羅伯卡帕在接受採訪時,突然燈光轉變,戰火聲突發,男主角卡帕即在新聞報導中宣告死亡。此處劇情安排顯得倉促,不禁令人倍感突兀,倘若在此試圖強調在歷史洪流下並未如羅伯卡帕被世人知曉的潔妲塔羅,那麽在這偉大的女戰地攝影師死亡後再補上如此突發的羅伯卡帕身亡報導,給予一個不想多加著墨於此的宣示,但卻忘卻其互為摯愛、無法劃分,使得兩人之間的情感刻劃倒未如此深刻、雋永。

註釋

1.《戰火情人》文宣品內容。

2.2016/3/4 於台灣上映,原電影名為《Carol》,台灣中譯為《因為愛你》。

《戰火情人》

演出|空動劇團(Idle Motion)
時間|2016/4/8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樣的議題讓表演藝術不只是一種空談、休閒,而是對社會激起更多的關注與熱情。在貌似一段戀愛的故事當中,充滿年輕人的浪漫精神,有著效法雪萊拜倫的熱情,不僅僅發生在男性主角身上,女性角色也不遑多讓。 (羅文秀)
5月
18
2016
新作《天亮前的愛情故事》,雖然對題材的處理與表演形式的選擇,稍嫌保守,但製作規模與演出品質都有不錯水準,仍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我也期許這群年輕創作者,未來對創作能有更基進的思考:對生命課題與人我關係的探討,不止於個人情感層次,而能有更具政治性、社會性的辯證。
9月
10
2025
這場演出延續了這股真摯力量,從創作到呈現,從身體實踐到語言敘說,都回應著當代的核心提問:在深偽技術能模擬一切的時代,如何確立一個真實的「我」?答案或許就在這群青少年身上。他們不完美,卻誠實;並不無瑕,卻令人信服。
9月
01
2025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