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身凝視與回望《關於島嶼》
12月
28
2017
關於島嶼(劉振祥 攝,雲門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57次瀏覽
石志如(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由蔣勳朗誦連橫的「婆娑之洋,美麗之島」,【1】讓我聯想到《薪傳》陳達的最後吟唱:「台灣後來是一個好所在」之對接。1978年林懷民與雲門以《薪傳》表現臺灣先民與大自然奮搏後,終而站上台灣土地播種開枝散葉,【2】至2017年《關於島嶼》幾乎以反思、批判、回望之姿,綜觀台灣當代子民如何在「地震、海嘯、謊言、暴力」之下,卻依然以「四季如春,國泰民安」【3】這種貌似和平的偽態持續提出主體的叩問?林懷民在一開場不到十分鐘的佈局裡,就敘事軸線由四百年前先民對台灣的美麗印象,至四百年後隱喻台灣充滿虛偽、憤怒、不安卻又冷漠的國情,在作品標題與舞蹈風格,皆建立在林懷民犀利又精準地剖析他眼中的臺灣。

在舞作中,林懷民將《關於島嶼》的舞蹈動線設計,以群體快速走或跑的方式進出「臺灣活頁簿」(筆者自行將舞台的所有場景、行動隱喻為虛構的「臺灣活頁簿」,就像翻開一本密密麻麻的台灣當代史)。這種以直線、或有目的的線條軌跡,在視覺畫面的意圖指涉,更直接展現了創作者內心的直言不誨。舞作中,搭配剛毅的印刷體文字與指涉台灣感性與理性的論述語意符號,在舞者們以質地偏向《薪傳》或《水月》的詮釋融合,如:身體軀幹之動能沈穩而有張力,並且時刻精準切換重心展現舞形的姿態,然而在動作間的轉換過程,四肢末梢卻行雲流水,能量奔放張弛有度。就上述文字的形體選擇與舞蹈動作的配合,可以從字體乾淨切割的力度轉化過渡成動作的力度,而印刷體的末端厚重突出頓點處,則如舞蹈動作中瞬間爆發的暫留能量,兩者之間相得益彰,也是這次展演中,字體與舞蹈之間令人驚艷之處。

蔣勳極盡平緩的音調,陳述浮現於舞台上由文字堆砌的臺灣意象,此時的視聽併進營造臺灣如林煥彰所寫的,位於邊陲的島嶼,像葉子、大鯨魚、蕃薯卻更像母親... 【4】,之後出現在舞台的詩句如:雲、玉山、田埂、白鷺鷥、菅芒花、梅花鹿、雲豹、星空、月亮、稻田、海、學校、操場、麵包店、戲院、貓、狗、七里香、奧萬大、漁船、蘭陽平原、語言、淡水河、溪谷.....等關鍵詞的文字符號浮現,最後回到台灣四周的海洋等。【5】這一層層事件線的編織,由遠至近身,從臺灣輿圖到生活日常場域再到鄰近雲門劇場的淡水河與台灣海峽等,這似乎是編舞者自身對台灣的巡禮與凝視,這種以他者書寫之轉品隱喻,實際上是用一種假借敘事來紀錄了林懷民自身對台灣深厚又難以割捨的複雜情感。

關於上述島嶼的美好寫照,林懷民在舞作中後段,開始滑出當代既熟悉又令人焦慮不安的社會震盪圖像。首先以極盡破壞、毀滅與不安的方式讓文字自遙遠的星空破碎地墜落,很弔詭的是,林懷民讓人類仰望的星空,是自己堆砌出的殘破社會結構(文字是人類組織社會溝通的重要符號),接著「麗」從下舞台往天幕被折疊拆成兩字,上方一雙眼睛「丽」看似窺探所有觀眾(若以文字動畫的行進軌跡是由觀眾席往舞台移動解讀,應可以將「丽」解釋為觀者的雙眼,在劇場中被放大了,成為這場台灣社會行動的旁觀者),底下的「鹿」被代表他者(外來行動者)的舞者們踩踏,並且靜靜驟逝瓦解。然後又在瞬間壓縮的一束光線,僅存一位如大地母親的憂傷,在空蕩蕩又黑暗的區域中,顯露出無言吶喊(此時舞台上短暫的毫無文字)卻又堅毅地向無垠世界祈求一絲明亮與希望,然而這事件的啟動者(筆者解讀獨舞者黃珮華的寓意),卻帶來更多社會的紛爭與盲目的爭鬥。看到此時,筆者已經震撼不已。由舞者肢體的爆發性,與精準堆疊的那股對立的臺灣、失衡的臺灣、憤怒的臺灣、仇恨的臺灣,就像活在自己建構的象牙塔,沒有足夠的自省與高度,只是不斷讓自己重複那歷史的過往,讓欲望驅使作為奮力搏鬥的籌碼。然而台灣的地位如同這場競賽,自身的侷限只能將自己導向如困獸之鬥,終將無法擺脫自我困頓的僵局,這是何等悲涼!

於是,在所有破碎、撕裂後的臺灣,蔣勳再次朗誦「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似乎要提點或喚醒什麼,此時舞者們的動作,幾乎是以再現《薪傳》那代表著團結、希望、攜手前進的正向形象之翻版,手牽手,胼足踏歌,群起耕作,背後出現遼闊的海洋,一番又一番的浪花,似乎要打醒所有在座的台灣人,我們是否遺忘先祖們的精神?之後海浪在所有多媒體與聲音到達視聽的飽滿之際,帶走了所有舞台上的詩文、朗誦、文字、人群.....獨存一位「存在者」用他難以平復的雙眼,看著在場冷漠的觀眾。筆者想,這就是台灣呀!就在大幕與聲音同時嘎然靜止落下,猶如寫下台灣當代被這片黑幕遮蔽了,台灣的未來在哪裡?這「空白」與「斷裂」是林懷民要投射給觀者的省思機會。曲終人散,當我站起身,準備拉起身旁一同觀看演出的母親,心中那股疑問突然找到答案,臺灣的未來不就是在你和我之間嗎?

在舞蹈家林懷民的佈局,《關於島嶼》以文學社會學之批判觀點,作為舞蹈基底的蘊含與詮釋,的確是神來之筆,也為雲門留下一齣關於台灣當代史的經典之作。

註釋

1、連橫,《台灣通史序》,本次雲門節目單,頁12。

2、1997年筆者就讀北藝大舞蹈系時,正逢《薪傳》20週年,在全體師生共同演出之際,筆者在林懷民老師的創作主修課堂中,以分析《薪傳》舞蹈結構來與作品進行深度對話。

3、陳黎,《南華書-代A君寫給B女士》,本次雲門節目單,頁12。原詩文:「盛產地震、海嘯、謊言、暴力,然而卻四季如春,國泰民安。」

4、林煥彰,《我的島嶼》,本次雲門節目單,頁12。原詩文:「我的島嶼,是片葉子,漂浮在太平洋的邊陲;有人說:她是一隻大鯨魚。但大多數人都愛說:它是一條蕃薯。像母親,養育兩千三百萬的子民。我喜歡這種說法,也愛它是片葉子。」

5、參閱節目單〈島嶼詩文〉筆者從詩文中自行摘選關鍵詞,頁12-14。

《關於島嶼》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17/12/23 19: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投在大布幕上的「永遠」這二字也瞬間被拆解,好似說著沒有什麼是如同永遠二字的存在著,記憶會消退、回憶會遺忘、美麗會流逝、傷口會癒合、痛苦會淡忘。(廖欣儀)
1月
02
2018
利用觀者的錯視,使觀者看起來為因文字重擊舞者,使舞者倒地。彷彿述說關於921大地震的故事、告解著珍惜臺灣這塊土地的重要,也如同闡述文字所能帶來的力量。(李孟婷)
12月
29
2017
林懷民給出一種齊柏林式的俯瞰之眼,並非衛星地圖那樣冷眼旁觀,他帶著批判和柔情,慍怒與感懷,觸及眼目的都是經驗和情感,看著看著就會發現,島民對待自然的方式和對待彼此並無異同。(王昱程)
12月
28
2017
這座島嶼崇山峻嶺,但這個舞台成了平原,各家解讀都具有價值而不計高低,都在平原上留下軌跡,型塑島嶼的種種。因而,這個島嶼,沒有誰說了算。(余祐瑋)
12月
28
2017
被地平線切割成「丽」和「鹿」,正坐在背景與舞台之上的「麗」,在帶給觀者無限溫暖後又化身為地震中不斷砸落的巨石,極大地加強了舞作的戲劇張力。(游芷玥)
12月
27
2017
《關於島嶼》或許可以被視為雲門舞集林懷民編舞作品的回顧暗示與結論,這支作品展現出漂浮的能指與所指之間斷裂的關係,或許也暗示著文字魔鬼般善美表象下所包裝的謊言,讓人看見看破文字表象之外的狡猾慧黠。(張懿文)
12月
19
2017
堅硬的繁體字印刷體也跟著跳起舞來,舞姿柔軟,迴旋、流動、墜落,幻化為星子,消失在夜空中。究竟是人觀看著文字?還是文字凝視著人?(陳祈知)
12月
12
2017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