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就在於視角的改變《當我踏上月球》
4月
02
2018
當我踏上月球(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0次瀏覽
于念平(文字工作者)

1969登陸月球,人類超越太空競賽的背景不分敵我地為這一個時刻感動。神話中的月亮曾經遙不可及,人類將之重現在詩作、畫作中、舞台上、影像裡,不管重現的如何真實,視角都是由地球上遙望,一種崇拜與奉獻,夢想的投射。

如今我們不僅能透過儀器更清楚地從地球上觀測它,還留下人類登陸的印記。除了科技的提升與太空旅行的夢想實現,這裏出現的是一個視角的轉換,我們不再是從地面仰望月亮,我們征服了它。阿波羅11號從月球表面的上方降落到其上,在《Fly me to the Moon》的背景音樂下,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著太空裝以自己的雙腳站上月球。

在此之後人類總共已經進行6次登陸月球,對人類來說,似乎再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了。90年代樂團野人花園(Savage Garden)唱了“I’ll fly to the moon and back if you be my baby.” ,麥可·傑克森的月球漫步紅遍全球,我們似乎在說,是啊,它依然是一件棒得不得了的事,但原先作為比喻與再現的月亮以現實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視角的轉換不僅是科技的躍進,也是一種心理空間的開展。我們開始能夠想像一種由物理移動所帶來的精神自由,並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發生。想像每人擁有一台太空船,只要隨時想要就可以到宇宙的任何地方,背景的轉換如此容易,人的存在也變得可塑性更高。逃離現實的壓力與重量、到達太空的無重力空間是一種多吸引人的夢想,在視角與視角的轉換中,感知的空間也成為多重而提升的。但在距離登月的50年之後,我們被更多的科技包裹,當漂浮與飛行的夢想如此接近於真正實現,卻顯得更加遙不可及。

河床劇團的《當我踏上月球》從登陸月球的科技神話出發,以劇場的形式去展現由視點改變而產生的物理與心理空間變化。觀眾圍坐在方形的高臺上,由大約三公尺的距離向下觀看演員。方形的舞台有著潔淨的表面,一經投影機的影像投射,觀眾就同時被暴露在幾種不同視角中:與我們視線成90度的地表、站立於地面的演員與道具和向下望時自己的身體本身。

此時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不同於日常的。導演郭文泰在介紹此齣戲的文字中以一種「布萊希特式的疏離」稱之,其實在這種疏離的效果中、在與下面正發生的事件的距離中,觀眾的心裡與正發生的戲劇現象是無比接近的,在一些觀眾的心中也許感覺到我們從未如此地「在劇場中」。

如果每齣戲皆欲呈現一個世界,那在這種多重視角的劇場中,「在世界中」有了不同的意義。觀看劇場、作為觀眾的角色本身具有一種現象學的意義,我們以非常的方式和眼前的影像發生關聯,演員在地表行走時,其複象背投影在地上,從遠方接近,進而整張臉覆蓋了舞台,這樣的呈現超越了我們對劇場現象的認知。

我們不再以仰望的方式看待眼前發生的一切,我們就在它其中。我們見識到許多錯覺,舞台上床架的移動中,一位演員、或一具屍體正藏在底下,移動使我們看見了它;演員在原地行走,但投影影像重複輪轉時,造成移動的錯覺。在更有趣的一些片段中,實體道具移動與影像的移動同時發生,此時我們的認知能力不再能區分兩者意向性的不同,這是一種知覺現象的失敗,但這種失敗在擊潰我們的意向性之餘,創造了神秘的心理空間。

這齣戲像是在說我們的生活,有死亡、有失去、有焦慮。一個女人不斷地將麵包塞進自己口中,就像我們不知現象為何、來不及停下去感受,就不斷地接收,並嘗試在世界中尋找一個定點好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好面對現實。旁白說著一個男人離開了一個女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熟悉,但那男人的內心發生了什麼,卻不是我們能夠探知的現象。

這齣戲又像是在說著月球旅行的故事。在那裏沒有定點、不需找到一個固定的位置,感知依然可以發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最接近的想像或許是「夢」,因為在夢裡的方向性是相對自由卻又與我們感受現象的方式持續相關。最後在那片原本是月球、客廳、草地、意識或夢境的白地板上跑過了一串字:「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這句話來自愛因斯坦,在科學實證與數學公式中,真正存在著一種無窮盡的神秘,或許月球表面的模樣對我們來說已經太過清晰,或許生活的現實已如此具體的方式成為我們所接受到的唯一現象,我們忘記了夢想的模樣。透過改變劇場裝置的物理性設置,這齣戲提出了另一種接收現象的可能。而我們不需到無重力的月球表面才能打開這種視角,換句話說,就像Fly me tot he Moon的歌詞中唱的:「Fly me to the moon/Let me play among the stars/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 like/On a, Jupiter and Mars/In other words......」In other words,夢想作為一種狀態存在於我們的感知當中,只要改變視角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它作為現實的可能。

《當我踏上月球》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2018/03/10 19:0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本是旁觀者,但在和觀眾對到眼時,觀者成了被觀者。觀看表演的過程就像是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社會和存於其中的自我,有時社會也會以其規範和經驗審視自己。(謝明明)
6月
15
2018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