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曲新聲,正宗戲曲《知己》
6月
03
2013
知己(李銘訓 攝,台北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3次瀏覽
劉慧芬(特約評論人)

百年歲月的戲曲,存活在現代的時空著實不易。於是,易貌分形,改容變性,積極的與時代價值觀認同,向時人的喜愛靠攏,似乎成為戲曲現代化的唯一選擇。幸好,一齣新編京劇《知己》,搖撼了這樣的迷思,為戲曲發展的途徑,提供了信賴的準則。

她說:我可以是導演的劇場、文學的劇場、音樂的劇場,跨界的劇場、跨文化的劇場,或其他任何可能性組合的劇場;但必須維繫我「演員劇場」的根底。《知己》的成功,便在兩位主角李寶春、溫宇航與其他編配腳色的穩健與精彩。那悠揚清亮的嗓音、精確練達的做表、動靜有致的形體節奏與心理節奏,緊扣全場觀眾的心弦,與之一同悲喜惋嘆!唯有受過嚴格訓練,有著豐富劇場經驗,高度自我要求的戲曲演員,才能臻此境界,滿足觀眾欣賞戲曲的首要審美需求。

其次,《知己》同樣擁有當代戲曲大力標舉的「跨界」旗幟。只是她謹慎的跨越步伐,選擇調性相近的對象,將「京劇」與「崑劇」進行了演員、聲腔、與人物形象上創意的結合。劇中的主人翁吳兆騫,是位才華洋溢、個性孤傲的讀書人,受到科場行賄案的牽累,流放到寧古塔十年,他的知己顧貞觀,不離不棄的在京捨生營救,最後救回吳兆騫。然而,十年的流放生涯,摧折磨損了當年兆騫的錚錚風骨,貞觀難忍落寞失望,選擇放棄這份知己深情。劇中人物外在形象的相似度,卻能藉著京、崑劇種的本體差異,巧妙的區隔出人物本質上的差異;吳兆騫向流俗卑賤低頭,顧貞觀堅持超逸的理想,在皮黃激越迴盪的聲腔與崑劇優美雅致的旋律烘托下,有效的「聲塑」出兩人性格上的特徵,成為近年來戲曲新作少見的「本體跨界」,也是編曲朱紹玉先生擅長的創作曲風。而京崑旋律上的差異,絲毫未見扞格,反而產生高度的互補。劇中兩人剖心對談,京崑旋律平行合歌,熟腔中時現新聲,是本劇大量的唱腔安排令人不覺疲憊的主要原因。

當代戲曲與舊時代的戲曲最大的差異,在於情節內容的厚薄深淺。許多新編戲皆強調劇本的意義探索、心理挖掘、結構縝密、人物複雜等等面向,《知己》同樣留下了深思的議題與回響。人人都盼有個知己,但人人卻都不知道自己,不遺餘力的外求知己,其實不解那份情感,實乃出自自身深層心靈的自我投射。顧貞觀堅持的理想知己,無法成功的回饋在吳兆騫身上,本質便是人性的虛妄與無知。物質人身的脆弱與恆變,乃生命之本體實相。吳兆騫十年的非人磨難,不曾發生在顧貞觀身上,吳的厚顏屈膝,來自求生本能的無奈與掙扎,是顧無法理解的表象變化,也是他不願接受自身狹隘生命的侷迫與蒼白之事實。吳兆騫放棄了所有的生存理想,只為苟活於世,蒼涼的令人驚心。物質時間的直線刻度,帶來恆常不變的理想幻滅,豈僅是這兩人之間的特殊事件?本劇唯一的遺憾,在於劇本過於直白的描寫顧貞觀的決裂與吳兆騫的墮落,削弱了人性內在的複雜度。假使,顧貞觀的離去,雖帶著決絕與幻滅,卻不失理解與同情;吳兆騫的迷失,雖有著生存的本能與無奈,卻不忘午夜夢迴的清醒與自問,那一絲的模糊,那一點的往復,將可使此劇更令人蕩氣迴腸。

《知己》並不強調新的手法或企圖,她從容自信的展露出戲曲的正宗神韻,她說:這個劇場裡,演的就是戲曲,歡迎欣賞。

《知己》

演出|台北新劇團
時間|2013/05/25  19:30
地點|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