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感性的當代觀點何在《愛遊_樂園》
6月
12
2013
愛遊樂園(世紀當代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0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春之祭》百年之際,再看曾經也創作過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樂曲並作為十年創團《婚禮/春之祭》(2010)的世紀當代舞團,百年前那打破合聲與節奏曲式的的交響、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變異古典芭蕾而情欲隱伏的動作肢體,所致使觀看的感官感覺騷亂,成為世紀後的舞團,在處理當代身體關係與感性的一個重要象徵和命題。

不管是姚淑芬的《春之祭》以至去年《器官感_性》,藉性別觀視關係最為劃分的時裝秀場和伸展台上的身體暴露其所「感_性」;或者今年,曾經編作《孵夢山寨版》的燕樹豪帶來新作《愛遊_樂園》,以神話為喻,人身與獸族般的肢體之間作為提問,當代的愛欲遊樂。

舞台上一扇門,角落一盞熾白的夜燈,開場時,其一女舞者獨坐在背光陰影裡,門前男女一段帶有野獸性的雙人過程後,合咬分食著一顆蘋果。燕樹豪以「門」、到「家屋」,作為《愛遊_樂園》整齣的敘事框架,首段援用偷食智慧之果、而遁入人間愛欲流離的夏娃亞當(李蕙雯、林小德)形象,在經歷其中九個段落,成為最後屋簷前,種下花圃、掛起晾曬衣服的戀人。

貫穿其間的,則是編舞者提供的當代情愛浮世繪:一段藉鬆緊帶的綁縛與拉扯展開的兩男一女多角關係,拜物拜金的女性角色們吧台上拎著酒杯,外遇的男女,以及他們分別的情人。舞蹈動作從角色戲劇為起點,大量性別身體間的對應關係,蔡浩天設計的濃豔具挑逗意味的服裝,下部掛滿氣球的褲子、刺青斑紋狀的衣服,構成其整體「我努力裝扮自己╱買一隻代表雄性特徵的鹿角╱我努力裝扮自己╱裝上與流量無關的碩大義乳」(〈編舞概念〉)情欲飽滿的氣氛。

創作者具有對於性別性欲議題的問題意識,然而卻無法藉由舞作,提供重思的觀點,甚而在重述那些已然刻板的片段故事時,藉由戲劇性的帶入、或戲謔的玩笑,嘗試顛覆或僅只再現,都不免再次複製了其中的權力關係;舉其中一段為例:隔著透明玻璃窗,男女舞者互相逗弄、試探、愛撫,因為空間造成的戲劇性(《孵夢山寨版》則是藉由床被覆蓋底下的動作),加上其後找來觀眾重演男舞者位置,所引致的玩笑效果,近乎都缺少對於主題,藝術化的反思空間,便原版放上了舞台。而終局所必然回到的家屋「圓事之缺」「缺事之圓」回答,似乎也是《愛遊_樂園》缺少辯證性的作品解決方案。

如此令人想到三月底在台演出的碧娜.鮑許《春之祭》(1975年),僅以一塊紅布,一個女舞者與群舞者的對峙舞蹈、身體張力,便呈現了性別權力的狀態癥結,充滿喻意和啟發性。世紀後的世紀當代舞團如何在此一愛欲身體的問題上,提出更往前一步的反思和批判性觀點,呈現其從「器官感性」到「身體感性」的可能,是我自近年作品,以至《愛遊_樂園》看下來,心裡困惑的疑問。

《愛遊_樂園》

演出|世紀當代舞團
時間|2013/06/0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旅人」這個共同標籤,黃承瑩與林氏好兩者或許可以類比。疫情世代固然舉步維艱,但相對當年暴風眼不斷轉移的戰火頻仍,其中歷史的重量差卻清晰可見,甚至顯得有些牽強。
9月
17
2025
四支舞碼循序呈現了一個探索軌跡:從〈撩痕〉的聲音沙洲、〈錯/弱〉的觀看裂縫、〈仍在〉的日常重量,到〈隨从變〉的共在身體,構築從個體經驗到集體生成、從時間感知到主體消解的探索。
9月
12
2025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