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命能量豐沛的儀式《凝視著星盤的肚臍》
10月
04
2021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7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一看到這場演出的標題,就已嗅到音樂結合科技的實驗性質。果然,才一進場就浸淫在一個莊嚴肅穆的空間,在演出正式開始前,一位女孩慎重其事的捧著一把提琴,琴面正對著觀眾,隨後才從現場的廣播中得知,原來這是一場告別式,我們意外的一起送別了某人,也同在一個渾天儀裡,參與了一段段生命記憶的切片。

三百六十度的旋轉舞台,其實是觀眾席,是為「沉浸式劇場」的概念,糊化了觀眾與演員、觀賞與被觀眾、當事人與旁觀者的界線,這也代表了生命的降臨與凋謝乃為天地間的無盡循環,早已合而為一。旋轉舞台的順時鐘運行,也彷彿是宇宙萬物生命氣息的齒輪,運轉出生生不息的規律能量。

很特別的是,觀眾席被分為兩個區域,除了坐在旋轉舞台上的觀眾,也在二樓的南北兩側各設置一排觀眾席,而這兩個區域的觀眾座位,在下半場時對調,因此每一位觀眾在上下半場都是坐不同的位置,除了給予每一個人上下半場不同的觀賞視野,也象徵了「宇宙之中人人平等」的意念,推演出時間與空間的恆定秩序。

面對舞台的多媒體影像,呼應著生命的議題,猶如人生的跑馬燈,出現了用歷時性的片語,如attribute to the present、few seconds ago、one eternity later、catch the moment、nice to meet you等等,如同躑躅於當下與過往的生命經驗,也像是出自某時空的斷面。還有吊在天花板像光劍的燈,也隨著劇場的時間軸變換色彩,再透過樂音的折射,從自身的至細之倪,到宇宙的至大之域,彷彿眾人在天旋地轉中尋求解惑,試圖找到情感上的平衡。

整體來說,場景調度與聲音設計都很細膩流暢,除了歸功於演奏家的用心揣摩與集體創作,以及製作團隊的縝密策劃。更重要的是讓觀眾也參與了演出,包括 =60在一分鐘裡時長的測度,與坐在旋轉舞台上的探索,一個是時間上的感知,一個是空間上的流轉,像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返璞歸真,也猶如看向星盤的浩瀚未知。這一切也像是回歸到古希臘的哲學思維,音樂的理論就是宇宙秩序的縮影,更呼應了古今中外,不論是東漢張衡發明渾天儀,或是哥白尼在1543年所提出的《天體運行論》,舉凡所有天文相關的學說,皆力圖探究宇宙的奧秘,這也是《凝視著星盤的肚臍》的創作核心精神。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

音樂的符號,是一種宣示。從巴赫1741年《郭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到梅湘(Olivier Messiaen)1935年《為歌唱的練習曲》,分別代表朝露與暮靄,跨越一百九十六年的時空,從容不迫的推移,在透過線性時間軸上,巧妙置入了複音聲響(Polyphony),在8.2聲道的環繞音響裡不斷聽見來自四面八方對父親的種種回憶的話語,以及演出者用類似牧歌(Madrigal)風格唱著「我愛你去死」,也像是一首華爾茲,透過歌詞的逆行,使得文字重組、拼貼、變化,最後讓正在旋轉的馬戲團大環停止,那停止的聲音是越來越急促而微弱,像是模仿生命的最後片刻,脈搏即將停止的聲響。這段過程整個看下來,似乎是在闡述自身所深愛著的世界實為煉獄,人與人之間可以是濃烈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是心靈世界荒蕪的混沌。

音樂的抽象本質,更說明了生命是未知的,宇宙是神秘的,所以在這個場域中在在都富含了暗示性,音樂敘述了這些複雜的事情,但仍需好好腦補一番,因為所有的元素都具有雙重意義:創與奏、觀與演、時間與空間、過往與當下,透過二元論的演繹,來確知彼此的存在,彷彿也代表了生死交關、天上人間的昂然對峙。

以上的呈現,就是在劇場裡用聲線成為多重敘事的對話,以表現生命的輪迴,用空間與時間來定義宇宙間的奧秘,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魅惑,是尋求更合理、更和諧、深刻的生命意義,這就是製作團隊對於音樂劇場所賦予的定義,就是把物件轉化到劇本,讓演奏家與作曲家共同創作、演繹,使音樂在劇場裡說話。

整場約九十分鐘的展演不斷的探尋心靈的成長、生命的議題,質性而專注的陳述生老病死的中心思想,也像是濃縮了人生中一路走來不斷歸零與累積的深刻過程。導演黃鼎云用抽離且不帶感情的說故事方式,使得空氣中帶有隱隱的騷動,反而引發觀眾的好奇,是對於輪迴的規律與生命的無常,急欲找到真正的答案,但,又好像牽扯出更多的謎團,是來自於世代溝通殘影?身分認同的混沌?自我意識的困惑?這恐怕也是導演要留給觀眾去思考、玩味、各自解讀的。

參與演出的演奏家,同時也是演員、歌手,他們用冷靜的語彙敘述內心世界,理性的擁抱藝術與生命。令人回想起三年前同樣是由作曲家趙菁文所策展的「2018新點子樂展」《無人音樂會》,結合音樂、科技、劇場,在實驗劇場打造「沉浸式聲場」,的確為當代音樂的展演開啟了複數視野。在理性上,傳送的是數據,輸出的是訊號;在感性上,處理的是藝術,傳遞是情感。這場將眾人安置於渾天儀之中的展演,彷彿以真人模仿AI,透過冷靜而理性的多重敘事,不斷灌注情感,使得物件有了生命的記憶,這也符合了小劇場的精神,也讓音樂的設計成為一種篤定。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印證了「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的真理。雖然我們不見得能看懂每一個敘事所賦予的意義,但真的「懂」了又如何?是否有受到感動才是最重要的,藝術並不是用「懂」來形容我們對於演出的感受,只能藉由一段觀賞的經驗,啟發我們逐漸認同自身存在與世界的關係。如此一來,《凝視著星盤的肚臍》除了是人生謝幕時的回憶,也是重新建立與自己、與親人、與藝術、與天地萬物、與自然界的「臍帶關係」。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

演出|時間藝術工作室
時間|2021/09/2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