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三百六十度的旋轉舞台,是為「沉浸式劇場」的概念,糊化了觀眾與演員、觀賞與被觀眾、當事人與旁觀者的界線,⋯⋯整場約九十分鐘的展演不斷的探尋心靈的成長、生命的議題,質性而專注的陳述生老病死的中心思想,也像是濃縮了人生中一路走來不斷歸零與累積的深刻過程。(劉馬利)
10月
04
2021
1301
以西方藝術音樂為底的創作音樂,在二十世紀後半又進一步走向M型化的發展:一個極端是在創作上「超前部署」,在創意和膽量上勝人一籌(而非停在磨練校準的本領),另一個極端是回頭找和聽眾的共鳴,如流行音樂。然而我一直相信,應該還有稍微中間的位置,如當年的貝多芬。(沈雕龍)
1月
22
2021
2304
這些略為粗糙卻力道生猛的素材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地鄉土樸實卻溫暖的能量與質感。答數不整齊?樂器聲音小?陣型不對稱?這些在此刻的舞台上都不重要,因為這些來自海與土地的元素自然散發的光彩早已深深感動每一位觀眾。(蔡孟凱)
11月
12
2019
2536
普遍認知現代音樂是專業小眾的這句話,似乎暗示了只須請少部份的專業的人士來參與的心態。面對這個窘境,大家常推托一句話:「交給歷史來決定」,那麼,誰是歷史?是某一位再世司馬遷的專業之「筆」?還是廣大市場現實的「消費力」?還是更抽象的文化氛圍「集體反應」?我們都需要,但我們長期缺的是後兩者。(沈雕龍)
10月
18
2018
1448
當程式碼多於音樂必須的感性,當數位計算取代人性溫暖的構思,音樂是否還保有它的本質呢?音樂究竟只是單純的聲音排列,還是必須經過藝術化的設計與詮釋?《無人音樂會》是「音樂會」,抑或只是科學上的聲學實驗呢?(武文堯)
10月
16
2018
1617
他們的想法,的確可以給古典音樂界一些啟發,因推動創新的阻力,有時真是來自已受過專業完整訓練的結構群。音樂會藉著呈現童心試圖喚起的,是聽者深藏內心某處的純粹情感。(沈雕龍)
8月
16
2018
1281
作曲家明確地將歌詞中「碎裂、墜落」強調,除了重複演唱及增加力度,當音符顆粒落下的同時,它掉入泛音和聲中,全曲呼應著音樂,將抽象的聲響以聽覺及視覺具體呈現。(謝依庭)
4月
02
2018
1153
透過陳黎詩作《戰爭交響曲》中的字型與諧音聯想,寫實地使用乒乓球丟向觀眾、丟向地板,就像子彈般飛向觀眾、掉落地面,發出的聲音如同子彈發射,但顯得非常溫和,跟戰爭場面的直接犀利聲相反。(吳佳茵)
10月
06
2017
1114
音樂上,不論是在中國傳統的鑼鼓點交融了史塔溫斯基的節奏技巧,或是在排灣族的持續音以點描的音堆呈現等等,在此皆搭配得宜、一體成型。在戲劇上,表演者必須邊演邊奏/唱,他們的姿勢、表情、走位也須與音樂及戲劇效果相輔相成。(劉馬利)
10月
03
2017
1581
人聲與電子聲響的結合,展現生與死的對比對話外,也展現人性與科技的互動關係,整場演出在聽覺與視覺的共同呈現,引領觀眾進入的另一覺受,或說體驗「空無」的境界。(林依潔)
11月
07
2013
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