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專題
影視音
人物
我要投稿
註冊
|
登入
中文
|
EN
京客台結合,實驗尚未成功《霸王虞姬》
11月
13
2013
霸王虞姬(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1767
次瀏覽
作者聲明:
因為本人文章有待補述,已自行刪文,敬請各位讀者見諒。
劉富丞 敬上 2013/11/15
《霸王虞姬》
演出|
時間|
地點|
戲曲
劉富丞
國家戲劇院
小咪
投稿評論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江彥瑮
陳霖蒼
霸王虞姬
推薦評論
深入了解
林慧真
無法統合的身魂《雙身》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戲曲
駐站 2025
雙身
一心戲劇團
高雄中山堂劇場
林慧真
199
深入了解
王照璵
成為戲神之後《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戲曲
專案 2024
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
尚和歌仔戲劇團
臺灣戲曲中心
王照璵
218
深入了解
黃廣宇
關懷彼時,開創此時《神木之心》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
戲曲
專案 2024
神木之心
長義閣掌中劇團
烏梅劇院
黃廣宇
263
深入了解
尹良豪
裂縫中的身段:從《文武天香》觀看當代表演身體的再書寫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文武天香
毛斷計畫
臺灣戲曲中心
2025傳藝金曲劇展
尹良豪
927
深入了解
蔡佩伶
形與情——新編戲重演反思《文武天香》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深度觀點
文武天香
2025傳藝金曲劇展
臺灣戲曲中心
毛斷計畫
蔡佩伶
3244
深入了解
王照璵
未完成的文學圖像:《新新》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戲曲
專案 2024
新新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臺灣戲曲中心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
王照璵
800
深入了解
黃廣宇
古今對話,交織客家戲曲新想像——《新新》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戲曲
專案 2024
新新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臺灣戲曲中心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
黃廣宇
1083
深入了解
王照璵
雙重身分編織的人間慾網:《幽戀牡丹》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戲曲
專案 2024
幽戀牡丹
薪傳歌仔戲劇團
正在動映
臺灣戲曲中心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
王照璵
554
深入了解
黃宣禔
傳統老戲之於Z世代觀眾的意義:原典版《牡丹亭》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戲曲
投稿 2025
牡丹亭
臺灣崑劇團
城市舞台
投稿評論
黃宣禔
886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