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孕肚的荒誕喜感《大肚蝦米》
1月
06
2014
大肚蝦米(大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0次瀏覽
連修偉(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

《大肚蝦米!?》在題材上考驗觀眾對於劇場性與戲劇性的接受度,演出時有太多情節都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成立的,邱比特的箭射中男主角於是立刻懷孕、臨盆時打破醫院記錄便在急診室中舉行頒獎典禮、男主角馬克一再重覆令人厭惡的行為卻又總是讓觀眾發噱...,故事情節以許多零碎片短組合成一齣荒誕幽默的喜劇,卻也令人訝異在呈現時將默劇做為表現手法,飾演馬克的演員不斷展現其精深的演出實力,表演過程毫無瑕疵讓所有人都投入在劇情之中,在小劇場裡彷彿經歷一場電影,所有的畫面都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乍看之下劇情看似荒誕不羈,卻也帶著對社會變動的深刻關懷,從一開場屢次蓋章、蓋章、再蓋章的行為,看見單身男子馬克在郵局百無聊賴地蓋著郵戳,空虛無聊填滿了馬克的單調生活,而現在社會上有多少人每天都是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他們漫無目的瀕死彌留的活著,萬念俱灰的生活似乎再也看不見陽光了,而送子鳥所帶來的驚喜改變馬可所有的生命軌跡,也正昭告著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生命的機會,讓自己不再只是匆忙庸碌的虛度光陰。

在馬可懷孕的過程,鮮明的刻畫出孕婦的肢體與習慣,不斷孕吐造成所有行動上的不方便,身體狀態的變化成為生活中的負擔,而觀眾席的媽媽們都不約而同的感慨懷孕時的辛苦與煎熬。而最痛苦的莫過於生產後照顧嬰兒的疲累,換不完的尿布、泡不完的奶粉、永無止境的哭聲,連噩夢中都感到誠惶誠恐只怕自己錯過嬰兒的任何哭喊,這樣挑戰耐性的比賽無形中也增加了馬可對於嬰兒的愛,所以才會在嬰兒遺失的時候痛心疾首四處尋找,如同母親遺失孩子的崩潰心情,將母親角色的張力發揮地淋漓盡致。

劇中不時穿插許多元素,如被視為家庭成員的蜥蜴,在嬰兒出現前是馬可的唯一生活伴侶,甚至在生產時都被當作是家屬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名,而主角在面臨懷孕生產到照顧嬰兒的過程,宛如在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標,換景時的拼圖投影,一塊一塊的拼貼正象徵著主角逐漸發現目標,這些元素都讓這齣戲的風格更加獨特,不再只是關注主角默劇的表演,進而完整地串連起所有故事變成一個層次複雜但簡單明瞭的戲。

《大肚蝦米!?》很難得的做到讓人可以輕鬆在劇場看戲同時釋放心中所有壓力,享受喜劇帶來的歡笑卻也在看完後百感交集,男子懷孕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遙不可及的假設,但他所暗示的是當我們生命遭逢變故時如何泰然處之,我們在這個世代被賦予的悲傷不見得能夠解決,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活得更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走過的長度而是行進時步伐的深度,所以我們都要當一個為自己鼓掌喝采的人。

《大肚蝦米》

演出|大開劇團
時間|2013/12/14 14:30
地點|大開戲聚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