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語言之上的現代寓言《阿茲大地》
1月
22
2014
阿茲大地(A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0次瀏覽
方姿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改編自《綠野仙蹤》(或譯為《奧茲國歷險記》)的《阿茲大地》於2013年拿下臺北藝穗節的佳作。他們覺得在劇場說故事不夠炫,結合阿卡貝拉唱出寓意才有趣。現場演出時,演員人手一支麥克風同時唱出樂句與歌詞,以戲劇演出來說,演員感覺都在同一個節拍上呼吸,這情景很是動人,而且確實好聽。也是因為這戲定位在音樂劇,以「人聲」為焦點,將舞台、燈光、服裝……等元素做得極簡但精緻,這回再加演以技術層面來說不是困難的事,是個適合一演再演的劇碼。這回趕上加演,與首次演出同樣的場地A House,是一家位於東區巷弄中以現場音樂演唱聞名的咖啡館,燈光明亮,甫入場氣氛一片歡樂,讓平時習慣黑盒子戰戰兢兢的我,一瞬間還以為到哪個異次元了。而這樣的氣氛也持續至劇末,簡言之,這是齣在看戲過程中沒有陣痛便產出至終局的演出,若後設來看,這確實是現下七、八年級生的最佳寫照。

在一片聊天的喧嘩聲中,突然一個女孩從門外衝了進來,她說:「有人掉到水裡了,誰可以趕快去救救他?」此時,其它演員全部衝上前去,就像我們平日所見的記者,沒有人在意這女孩說的話,只是不停逼問是不是她推那個人下水的?還問觀眾相信這女孩講的嗎?突兀的開場(底下還有觀眾竊竊私語問:「開始了嗎?」),搭配現今社會的媒體亂象,起初我以為這戲的主題是要嘲諷現代。隨著故事與歌曲進展,的確結合了許多現代元素,像是遇到困難就拿出手機請教谷歌(Google)大神,路途太遠透過西巫小姐的指導call out 55688(叫計程車)……等。在語言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談到性別問題,就在歌詞中直接唱出「性別就是霸凌」;談到社會眼光,要觀眾們戴有色眼鏡,以及西巫小姐以歌道出心聲「難道愛美錯了嗎?」這些現代社會議題不論以說白還是唱歌的方式皆相當赤裸,坦白說就如同劇中也提到臉書,說「按讚不能解決問題」,而我在思考的是,將這些議題直接提出丟給觀眾,不就如同我們時常在臉書轉貼連結打上幾行自己的心情抒發,其實看完戲的當下我也很想替這齣戲按讚,但想一想,然後呢?

從故事起初的嘲諷,一樣透過大家熟悉的人物:桃樂絲、稻草人、錫人和獅子,要找回各自缺乏而所要追尋的踏上了「黃磚路」,最終發現一路上過關斬將的他們早就在「黃磚路」上找到屬於他們珍貴的智慧、勇氣和善解人意的心。一路上,看角色們開開心心走「黃磚路」走得輕易,讓我不停思索這樣沒有困難的困難意義何在?但看戲的同時聽著角色們歌唱又會不住地讓人投入於其氛圍中。劇末,編導孫自怡將「黃磚路」引伸為如同我們一路讀書考上大學這條路,大人們都說考上大學就會有美好前程,但其實最終就好像一場空,唯有在旅途中學會「相信自己」才是能夠繼續往前的契機。這戲從「嘲諷現代社會」到「相信自己」,結尾感動卻又有些抓不住焦點與頭緒,我想或許都因一切漂浮於語言之上,但在戲劇動作卻有些迷失所致。而這層迷失是否也影射七、八年級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阿茲大地》

演出|A劇團
時間|2014/01/18 20:00
地點|A House(台北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綠野仙蹤》原作以「黃磚道」和「回家」等主題,點出了青少年面臨成長困境的自我追尋,而這無論在俄亥俄還是在台灣,都能引起普世共鳴。但《阿茲大地》將主題深掘,清楚地連結了「自我追尋」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白斐嵐)
1月
21
2014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