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樣貌的剖白《該死的十字路口》
10月
16
2018
該死的十字路口(三十舞蹈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1次瀏覽
李名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研究生)

一個人的人生究竟有多長?在人生道路上,曾為多少次抉擇而苦惱,又多少次為做出的選擇後悔,內心總在懸崖邊緣渴求著什麼,慾望無窮無盡,既赤裸又貪婪。一封金色信封,使人暴露了七情六慾,裏頭藏裝了誰的秘密、回憶,亦或只是一張虛無空白的廢紙?《該死的十字路口》運用帶點詼諧卻真實的方式,娓娓訴說著人生面臨的選擇題。

編舞家依著烏梅劇院的原有條件來打造《該死的十字路口》,階梯式舞台創造出視覺的衝擊饗宴,舞者流暢地穿梭於高低不同的階梯檯面,跳耀、滾動、翻轉或傾倒,階梯高低落差輔助了動作的發動與支撐,天花板上的鋼筋柱,能使舞者懸掛於空中,畫面突破了舞台空間的限制;舞台前方兩側的大樑柱,也讓觀眾因著座位視角的不同,看見不同的舞台畫面切割,形成另一種風味,且並不失美感,而道具椅子的擺放與舞者之間因為有著互助關係,使之不只為單純的椅子,還被賦予了「堅定但卻也可能是阻礙」的意向。

燈亮樂響,舞者從四面八方衝向舞台,形塑出大馬路上的十字路口,茫茫人海之中,一個獨立個體與另一個獨立個體相遇,有形似無形的線牽起了彼此的關係,舞者狀態從起初的徬徨尋找夾雜些許不安,直到金色信封的出現,所有目光、情緒撕開了原本偽裝在臉上的面具,喚起人心中的野性;充滿戲劇性的臉部表情、誇大的肢體動作,如同渴求金鑰匙般地搶奪那封信,有時卻又膽卻不敢觸碰,瘋狂後隨之帶來的平靜,也瞬間勾起觀眾對於信封內容的好奇。金色信封的存在,給人有種敬畏,卻又像一個人們找了很久的解答,在你面前時,面臨著想要與不想要的抉擇。

二十八首音樂在總長六十分鐘的表演中,擔任了場控的角色,顯明的音樂風格在每一段都搭配得恰到好處,牽動著情緒高低起伏,銜接絲毫不唐突,樂起樂落,一幕一幕如幻燈片投影,於觀眾腦中上演一部人生電影,演著有些荒唐又真實的故事情節。當獨舞告白著內心的淒涼、孤單;雙人舞詮釋著模糊不清的複雜關係,音樂包容並統整了所有情緒,舞者在音樂的襁褓下瘋狂自在地釋放情感。

編舞者投射了自身的情緒,舞者融入其中也溢滲出自身的故事,觀眾自然而然也在觀賞時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放進了舞作中,《該死的十字路口》有渴望、懷疑、徬徨、抉擇、爭奪、操控、牽制、陷害、懺悔,自認為的答案卻是夢一場,鼓起勇氣卻跌入荊棘之地,但,人生不就如此:總是不斷選擇、不斷失去卻又不斷的成長,我們都走在這《該死的十字路口》上,面對人生的選擇題。

《該死的十字路口》

演出|三十舞蹈劇場
時間|2018/10/12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