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細膩,越可能《爆炸的那一天:環境戲劇工作坊》
4月
16
2019
爆炸的那一天:環境戲劇工作坊(爆炸的那一天:環境戲劇工作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5次瀏覽
盧宏文(專案評論人)

透過戲劇工作坊的形式,來凸顯一個議題可被呈現的多元樣貌,是花蓮近年來常見的方式。社會議題經由劇場活動的轉化,提供倡議者與民眾另一種對話的可能,也軟化艱難議題的硬度,使其不再令人望而卻步。因此除了本次在文件展中觸碰環境議題的工作坊,關於新住民、性別或是勞工議題的戲劇工作坊,也皆曾在花蓮發生。

較為特殊的是,除了本次於文件展中發生的工作坊外,上述這些工作坊中的帶領者,皆是曾受過應用劇場訓練,或是有戲劇背景的劇場工作者;而在《爆炸的那一天:環境戲劇工作坊》中,雖然此工作坊的籌備曾接受,於花蓮有著豐富舉辦劇場工作坊經驗的山東野表演坊指導,但在我參加的場次,並未見到山東野表演坊的成員,在場的引導者皆由東華大學的素人學生們擔綱。這形成一種很有意思的氛圍,在時而鬆散且生澀的引導中,我確切感受到他們與我處在平等的位置,而非一個藏有更多知識或想法的帶領者,他們與在場的參與成員們,一同困在議題的死結中。眾人的討論,在表面上看來是無以為繼的,但反而讓「現實處境能有多艱難」成為一種形式上的暗喻。雖然這對工作坊來說,仍會是種危機,它顯示出戲劇形式的介入,尚無以令引導者欲接引的議題劃出破口與帶來更多的想像。

在工作坊的開頭,參與者會透過引導者搭配圖片的敘事,知曉他的故鄉,如何從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樣貌,轉變成工廠林立,再至現今只剩下最後一間化工廠,且化工廠發生一起爆炸事件的處境。背景梗概陳述完畢後,工作坊中的主持人,會跳出來帶領參與者,請參與者假想自己是圍觀化工廠火災現場的群眾,試著作出自己的身體姿態,並一一訪問每名參與者在現場圍觀的理由。工作坊在這第一回的討論裡,很快地碰上第一次的碰壁;在場的數名參與成員,即使對劇場工作坊的操作不熟悉,但幾乎皆是對環境議題或多或少有所關注的學生或社會人士,只有一名臨時被邀入工作坊的松園別館遊客,對於活動的諸多前提無任何心理準備,也因此他在回應主持人的提問時,顯得完全不在狀況內,甚至是直接對於工作坊本身,提出自己的評斷。

這名成員的不在狀況內,令此種以議題為主軸的戲劇工作坊,或議題性濃厚之戲劇展演的困境提前於工作坊中浮現。究竟你所面臨的觀眾是誰呢?如果本身即是熟悉此議題的參與者或觀眾,這個活動能提供出不一樣的觀點嗎?而若是對此議題一無所知或一無所感的人,又要怎麼令他們在短暫的工作坊或演出時間內,有所收穫或有所感觸?

保羅.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在《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中提及:「藝術家必須清楚的告訴自己,究竟什麼樣的觀眾才是自己想要對話的對象,並在與其對話時,更進一步地掌握觀眾的背景脈絡。」【1】以此想法觀之,在工作坊中混雜不同背景,對議題有不同程度認識的參與者,或許未必會成為問題,關鍵是引導者能否對工作坊運作有著細膩的設定,以及在真正遭逢參與者時,現場即辨識出他們的差異。

於第一回討論的碰壁事件中,靠著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讓討論得以繼續進行下去,但即使這名誤入的遊客中途離去,後來每一回的工作坊互動與討論,碰壁的現象仍層出不窮。接續前述的討論,工作坊又設定了三個情境,一是工廠的主管,藉著操縱約聘員工轉正職的機會,要求該名員工參與其他員工們的私下集會,並且將名單記下,交給主管。參與者需輪流扮演員工的角色,並試著提出拒絕。再來的情境則轉到員工們的私下集會,參與者每人抽一張寫有工作職位及年資的名牌,以此作為在集會中發表意見的基礎。最後一個情境則是,主管闖入集會現場,要求員工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並以此作為員工是否能繼續保有工作的衡量標準,參與者需在此時判斷自己是否要回到工作崗位上。

在這三個情境的模擬及討論中,往往尚未進入問題的核心,工作坊的進行便已率先撞牆,而這便牽涉到工作坊執行者們,於事前準備的細膩程度,以及對於議題的瞭解是否夠深入。以參與者私下集會的情境為例,有人抽到工安組組長,有人則是人事部門的主管,試問:這些中、高階化工廠階層若參與員工集會,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又有多少基層員工能暢所欲言或據理力爭?而這些主管階層參與集會的目的又是什麼?所以在工作坊的現場,便可見到工安組組長宛如人格錯置的向眾人道歉,而扮演人事部主管的參與者,則試著盡責的當好唱反調的反派。這並不是說,所有在化工廠內擔任主管階級之人,就必定得落入刻板印象中的壞人角色,而是參與者在參與的過程中,工作坊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背景資訊及設定,讓參與者有辦法更加細膩去理解,人處在不同位置所會面臨的困境。

同時,這也牽涉到,工作坊結束後的眾人分享中,許多人皆提及,他們在私下集會的情境中,不曉得他所抽到的職位,在化工廠中實際執行的工作內容為何?也因此在集會裡,無法站在該名角色的立場來發聲。這是本次執行戲劇工作坊的成員,可在往後的場次更多所著力及細想的點。如何藉由這些設定讓參與者對化工廠裡的人,可以建構出立體且複雜的形象,並且接近這些人的真實處境。甚或是,在議題之前,我們知道一名化工廠工人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嗎?在我們針對員工訓練不足、超時工作進而醞釀罷工的討論前,參與者有辦法細數一名鎮日疲憊不堪之工人,要站到資方的對立面,需要背負多少的犧牲嗎?這些透過充足的前提設定,所帶給引導者和參與者雙方的思辨,才是戲劇工作坊於冰冷的現實困局中,撐開一點想像力罅隙的根基。

議題導向的戲劇工作坊,由於機動性高,且相較於以往面對議題的方式,在議題的討論上具備更多的靈活度,不難想像在未來的花蓮,會有更多的倡議者藉此形式來拓展及深化群眾對於不同議題的認識。因此對於本次在環境議題相關的文件展中,東華大學的學生們願意冒險犯難,以最直接的接觸方式去與一群未可知的參與者相遇,我其實感到相當的佩服。而這群人也確實是在花蓮的各項議題現場,最堅定出現的存在。所以上述所言,並非是要指出工作坊的不足,而是要述明,我作為一名工作坊參與者,對於戲劇工作坊中所能想像的可能,因尚未被窮盡而產生的渴望吶喊。要在一場工作坊中,讓想像力於現實中釋放,除了臨場的對話外,尚考驗著執行者們面對議題與參與群眾可以有多細膩、多深刻的想像與可能。

註釋

1、保羅.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吳岱融、蘇瑤華譯:《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18年),頁25。

《爆炸的那一天:環境戲劇工作坊》

演出|花蓮山石年─環境映像文件展、東華大學環頸保護社
時間|2019/03/30 10:00
地點|松園別館2F大展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