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離散寓言《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
5月
23
2023
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不貳偶劇提供/攝影伍祖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06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步入正港小劇場的通道兩側,佈滿了堆疊的紙箱和隨處散落的塑膠袋,彷彿即將進入無人之境。舞台中間,是一座各種回收廢棄物組裝而成的拾荒車檯;後方投影幕是港口的風景,不時傳來船笛鳴聲,貼合著高雄這座港口城市的情境。正戲開演前,兩位操偶師從觀眾席中竄出,帶著鼠偶無聲地攀爬於觀眾席間、引來觀眾的騷動與笑聲,他們身上拼貼著各式回收物、頭戴著茄芷袋,看不清他們的面貌,猶如被一陣風捲起各種雜物的聚合體。觀眾被邀請到一個城市的荒野角落,聚集著橫行鼠輩、各種垃圾,和一個無聲的人。一隻老婆子鼠偶站在倒扣的紙碗上,那紙碗如同馬戲團表演的舞台,成了牠的表演場地,由牠開啟了故事序幕,唸歌聲響起,一個故事正被訴說。 

此劇結合偶戲、唸歌和默劇,採人偶同台,車檯上的每一個廢棄紙箱都是鼠偶的戲台,劇中唯一的「人」面敷白粉、著拼貼式小丑裝、不言不語,而其他角色皆為鼠偶,牠們身著人類服裝,講著國台語,至此拉出一種奇幻趣味,唯一的人不曾開口、開口的皆非人類。節目冊上說明劇情結合了西方經典小說《唐吉軻德》和臺灣本土故事《老鼠娶親》(此為布袋戲的經典劇目)。從主要情節來看,是以《老鼠娶親》為骨幹,添加了主角《唐吉軻德》的冒險精神和幻想,在兩個故事中,主角們分別追尋不同的理想,《老鼠娶親》是父母為女兒尋找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他們問了太陽、烏雲、風和牆壁,《唐吉軻德》則是顛狂老紳士遊俠天下、執行正義的騎士精神。 

在《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以下簡稱《我們的島》)故事中,則是一同踏上冒險旅程尋找那傳說中能夠心想事成的七彩雲,然而在踏上旅程的背後,一人與四鼠失落的皆是家人與家園,因此與其說是找七彩雲,不如說在尋找失落的家。對觀眾而言,較難以直接聯想到故事的起源脈絡,畢竟故事已做了許多變形,在《我們的島》四鼠各自爭辯著太陽、烏雲、風和牆壁誰最厲害,這段情節的安置初見有些突兀,因為他們所尋找的七彩雲和爭辯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其實並不相關。 

然而劇中分別將這些「最厲害的東西」連結著戰爭和離散的意象,在第一隻老鼠說太陽最厲害時,投影幕播放著帶有日本帝國主義色彩的軍人影像,太陽又象徵著皇權,而後談及烏雲、風和牆壁時,螢幕出現普丁、金正恩等人,以及原子彈爆炸、柏林圍牆等影像。投影幕的運用除了是一人四鼠冒險旅程的視角顯影外,也同時揭露著真實世界的殘酷,真實與虛幻之間相互交雜,眼前的鼠偶和其視角彷若真實,而真實世界的影像反而帶有虛幻性。烏雲或風是否能精準對應著每一個戰爭意象是一回事,但至此戰爭、離散的悲劇主軸更為明確,一群流離失所的鼠輩,寄居在一個無聲的「無名仔」的車檯上,如同臺灣這塊島嶼收容了來自四面八方、與家人失散的人們,四鼠們在車檯上也曾相依為命、視彼此為家人,也曾起爭執要對方離開車檯,都暗喻著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既衝突又緊密的關係。無聲的「無名仔」與鼠輩們比手畫腳,不曾聽見其言語,此角色設定讓人聯想到《悲情城市》中的文清,被閹割的聲音、沒有話語權的被殖民者,故事最後只留下「無名仔」還活著,他抱著四鼠無聲地吶喊,最終仍是幻夢一場。 

即使故事背後承載了一個沈重的離散主題,然而令人激賞的是,劇中承襲了《唐吉軻德》的手法,用荒謬的喜劇形式牽引著痛苦的悲劇,無名仔與四鼠的互動自然,透過四鼠的生動的口白和動作,為整齣劇的調性增添不少喜劇效果,例如操著官話的垃圾大仙展現其呼風喚雨之術,在電風扇前灑上紙屑和塑膠袋,以正經的口吻做著荒誕的行為令人忍俊不禁。此外,唸歌的音樂除了具有本土氣息外,也適時地搭配著情境轉換音樂風格,有時混用爵士樂等,讓音樂不僅僅作為說書者的角色,也同時使用主題曲「七彩雲」增添冒險旅程的心境營造,音樂曲調的豐富性與本劇的奇幻冒險特性相輔相成。 

拋開《唐吉軻德》和《老鼠娶親》的原型,《我們的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主題,它以喜劇的形式、多元的跨界手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訴說臺灣、甚或世界上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現代寓言,如同操偶師與無名仔身上服裝以及車檯拼拼湊湊的形式,既衝突又和諧地構築了一個當代離散的故事。 

《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

演出|不貳偶劇
時間|2023/05/12 19:30
地點|高雄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欲言又止的《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只製造了一種「寓言感」,但僅止於「感」,未達「寓言」程度。
5月
19
2023
在意識形態與思想主題當道的劇場環境中(若無以上兩者,何以獲取公部門補助?),《別叫我成功》所帶來的(純粹的)娛樂效果尤為難得、可貴。在此語境下,該作品不可不謂成功。
11月
11
2025
時代越久,似乎能夠保留更多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想像;只是當這層懷舊濾鏡被剝除,又該如何面對不夠寫實的現代場景?究竟是要保留創作的虛構空間,還是在建立寫實場景時,必須更精準地掌握其中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對於戲曲而言,寫實與寫意又各自得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11月
10
2025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