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真實《童話與傳說》
6月
06
2023
童話與傳說(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Elisabeth Carecchi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6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打開Google 輸入青春期,跳出叛逆、戀愛、第二性徵、同儕⋯⋯等搜尋結果,這段生理正在發育與自我認同形塑的期間,既迷茫又充滿無限可能。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少年少女,情感、傷病、恐懼、失去,這些即使是經歷過青春期的大人也難解。《童話與傳說》集合了青春期的重要關鍵字,並加入人工智慧做為提問,倒轉青春限定的情境題。

開場,左上舞台的少年極盡所能的以性與暴力相關字眼辱罵著並唆使同伴上前觸摸,確認對方是否為真人,彷彿眼前的女孩是個只擁有「性」的生物體,此時舞台上尚未出現機器人的角色,但少年看不見「人」的存在。這一幕讓人想起最近引起高度討論的台大經濟系學生充滿歧視的言論,在這兩位學生眼裏,即使身處在真人的世界中,卻也同樣看不見「人」。這類的事件無論是上個月還是上個世紀,不斷地在發生——透過戲劇來揭露、引起討論,甚至帶動修法、促進社會進步,其實也是藝術作品的責任之一。

人類對情感的需求衍生出許多商品與服務,如線上遊戲、交友軟體、巫術占卜,甚至是聲色場所,來滿足情感上的缺陷。現在有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可以預見作品中的教育型機器人將於不久後問世。在《童話與傳說》中關於真正的男人的段落裡,眾人一面咒罵一面向少年逼近,野蠻且粗暴的戾氣吞噬了孤單瘦弱的男孩,觀眾席的我們也像是路邊的群眾,投以漠然。「當你同時被十個人羞辱的時候,要嘛離開要嘛只能像我這樣⋯⋯別無選擇。」冷眼看著惡意相互吸附,眾人的沉默授意了惡的膨脹,甚或將其美名為真正的男人該有的樣子。機器人能夠代勞所有的家務,代替父母的陪伴,卻無法代勞善意的滋養。劇中青少年從機器人身上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轉身,卻在真實生活中段同伴施加殘酷手段。人類因為國家、種族、宗教、文化有所差異,但都是同樣的物種,最根源的起點都是相同的,都是真人。即使時代變遷,人性依然相同。我們會張牙舞爪的渴望愛,也會如機器人的其中一句台詞:「抱歉,我不知道如何回應你。」或許,人們需要的不是高端的科技,只需要最後一幕:紀堯姆與朋友相擁,機器人退場。

無論古代或當代,時間流動的速度是一樣的,一天依然是二十四小時,一年同樣是三百六十五天,只是現代人們追求立竿見影的速效,忽略了過程。Chat GPT一按就能寫好整份論文,彷彿一鍵點下,現實就會變成理想的樣子。劇中機器人是裝載了使用者喜歡的、期待的特質的容器,並且預設想要得到的回應。但人的情感複雜而脆弱,不像機器人的編碼一樣能夠設定。在討論男女之間的愛情時,少年請機器人放點音樂,機器人選了一曲聊表寸心的情歌,空氣中隱隱的、幽微的曖昧變得明朗,兩人的身體距離越來越近,眼神從羞赧到直視,手慢慢環上對方的腰,甚至能感受到呼吸的加速,這一整段時間的作用體現了過程的迷人之處,而這些情感的重量是如此真實地落在一個人的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翻譯字幕使用了許多時下的流行用語,像是:你們兩個是在哈囉、時間管理大師、發芬、當我是塑膠、朋朋⋯⋯等,與近期社會的時事有所呼應,而前幾年哈密瓜有哈味、蕾神之槌等單詞熱度已退去,作品搬演的同時也收集了此刻台灣的流行樣貌。

《童話與傳說》以短篇情境劇的方式拉開青春期的膠卷,場次之間沒有連貫的劇情,整體覆蓋著一股躁動卻壓抑的悶響,機器人做為此作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質問人類對人工智慧的依賴已屬必然,卻無助於人類精神上的安穩踏實,反而使人更快速的失去社交的能力。人類可以透過不斷改良優化機器人的精細程度,卻無法在時代的演進中找到青春期的解方。即使我們需要恆溫的冷暖空調,但最終,身體會渴望晴空灑落的陽光,山林間拂身而過的涼風,甚至偶爾會期待滂沱大雨的落下,還是需要與他人真實地建立關係,有來有往,真實才能觸動人性。

《童話與傳說》

演出|路易霧靄劇團
時間|2023/05/28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波默拉沒有選擇將機器人看作某種智慧與力量遠高於人類的人形計算機,或是擁有精緻外型的高階玩具。他所做的是在不過度誇大機器人潛在的力量和保有與真實人類的前提下思索在這特殊條件下的人機互動關係。
6月
19
2023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