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魔幻金光聞香品香尋味《喚魔香》
6月
20
2018
喚魔香(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34次瀏覽
蔡諄任(表演藝術教師、戲劇工作者)

香是情感的溝通,也是文化和記憶的傳遞。在《喚魔香》中描述的更是世代的對話與善惡的對立。各分場幾乎都用不同的香來區別,也以香貫串全場,然而嗅覺的呈現較難具體讓觀眾聞香品味,因此從演出中可察覺到劇團傾盡全力地透過視覺和聽覺來打造香氛中的氛圍。從燈光冷暖急緩的設計,窺探到香魔師紫霄報仇和白狐顧青霜報恩的殊甚意味,同時主角袁熙內心的性格轉變,與對養父母舊怨、養育恩情的衝突,以及與李承玉手足情感的呼喚,皆能看到以視覺補強文本的嗅覺來烘托情感與打造戲劇空間。

從音樂的設計與曲風的表現亦能聆聽出香味的氤氳飄渺與層次裊繞的遞嬗。演出過程中加入了變臉與大型杖頭傀儡的使用,打造出魔幻奇特的「金光戲味」,不僅能表現香魔詭譎高深的法力和陰鬱幽暗的形象,更增添畫面張力!利用燈光和現代舞台的科技將製香與鬥香的明爭暗鬥表露無遺。

香本無好壞,卻因不同的使用者、對象而交織出人性、魔性與善性不同的立場。職是之故,對於人物的刻畫與角色性格的描摹更應細膩推究。劇中的角色除了袁熙和養母因事件的影響而顯現性格與情境上的轉化,其餘人物性格明確但卻流於平面而顯得不生動。然袁熙是因香魔的蠱惑引誘所發,但養母劇末因兒子承玉對於當年火燒宅實情的告知,就對袁熙的積怨從此捐棄前嫌?且袁熙不滿繼母多年偏愛親生兒才離家的關鍵情節並未解套。

「填詞之難,莫難於洗滌窠臼,似欲脫舊來窠臼,故設事力求新奇。」從文本來看因香立了主腦,也將劇情導向新奇創意的設計,卻因台詞過多直述的自報情節,無法錦心繡口做到說但沒道破,因此少了讓觀眾對劇情推敲猜想的趣味,也減少了戲劇張力,彷彿劇作家自設了局卻又快速白了局,不免又落入窠臼,讓觀者看頭就知道尾。劇情中白狐娓娓道來事情始末,與香魔直白的講出新仇舊恨,以及養母與袁熙的對話闡述過去火燒事件,會令人不禁揣想事件的推演與角色動機的堆疊,已到非說不可、或非得和盤托出的地步?

回到《喚魔香》的意旨,其世代間不同的製香方式也帶給觀眾發省。傳統創製講求的是亦步亦趨、扎實穩健的功夫,而非貪快與一步登天的作法。反觀現代人的處事行為與上一代的迥異,在追求創新立意的思考,應借鏡故人舊事並鑑往知來。在貴求匠心獨運之時,能稍或理解思考古人的慧詰與訓示。站在前人的肩膀另闢擘劃抱負時,亦能恪守人性的良善美德,如此魔不生也不會被魔誘導,善終將能發揚。

覽看整場戲的創作巧思,雖然文本的深度與力道稍嫌不足,劇團卻巧妙地運用劇場元素彌補在劇情上的短絀,料想應該所費不貲!蓋因如此,亦才能讓走入死胡同裡的文本儼然獲得還魂香,打造一場刺激精彩且別開生面的魔幻金光戲。倘若未來演出前能在台詞上再多作琢磨,興許能更跳脫口白落於工具性的使用,也才能讓香的劇情更耐人尋味。

《喚魔香》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18/06/17 14: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要觀眾用視覺、聽覺來「聞」香,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秀琴歌劇團可謂絞盡腦汁,運用舞蹈、服裝、音樂、燈光、乾冰跟魔術等特效,讓觀眾用心去體會奇香究竟有多奇妙、多迷人,真可謂別出心裁。(蘇珮芸)
6月
28
2018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