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頓挫的吶喊《4.48精神崩潰》
12月
02
2014
4.48精神崩潰(南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9次瀏覽
鄧昭義(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在職碩士班)

年輕的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Sarah Kane)自戕殞命,留下最後的遺作《4.48精神崩潰》(4.48 Psychosis),文筆犀利扣人心弦,世界各地的劇團紛紛詮釋演出,各有不同的風貌與特色。南風劇團於2014衛武營玩藝節演出之《4.48精神崩潰》,沒有華麗的舞台與服飾設計,單純俐落,完全聚焦於演員簡潔的對白與精湛的肢體動作,刻劃出整齣劇作的精髓,觀眾融入撲朔迷離高低起伏的情境,承接一波一波撕裂人心的剖白,激起一陣一陣深沉反思的漣漪。

幾句開場白,精簡扼要,卻發人深省,衍生了許許多多的反思:

「你給了你朋友什麼使他們這樣幫你?」

「你給了你朋友什麼使他們這樣幫你?」

「你給了什麼?」

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創造了尖端的科技文明,享受著豐饒的物質生活,但也造就了罪犯橫行、戰亂頻仍、生態浩劫、物種滅絕的惡果,人心日益空虛、徬徨、焦慮、浮動,唯有汲汲營營尋求身心安頓之所。有碑文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人終其一生,的確該捫心自問,你到底給了朋友、家人、社會、這個星球什麼?是助益?還是禍害?莎拉.肯恩臨終前,必定深思過她給了朋友什麼?或朋友給了她什麼?是了無遺憾呢?或是抱憾終生?

劇場中時而傳出低沉的呢喃、高亢的咒罵、悲愴的哭嚎,強烈的燈光閃爍下,展現憂鬱症患者深陷思緒混亂、鬱悶、低落、沮喪、孤寂、恐慌、尋死解脫的困境,也傳達出自殺終結生命前孤獨無助、苦痛掙扎、絕望崩潰的悲情。

黝黯的舞台燃起了火柴,光亮、熄滅、光亮、熄滅……。台灣每年自殺身亡者約三、四千人,其中憂鬱症患者占百分之七十,若周遭有人能以同理心伸出援手,在他渴望被看見卻又退隱的當下,給予傾聽、關懷與協助,應當可以挽回一條生命,走出死亡的陰影。或許這正是劇團透過剖析靈魂深處的奧秘,傳達出悲天憫人的情懷。

戲已落幕,初冬夜涼如水,步出昔日訓練殺人戰技的兵營,腦海中仍縈迴著陣陣鏗鏘頓挫的吶喊。但你有朋友。

《4.48精神崩潰》

演出|南風劇團
時間|2014/11/15 19:45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5展演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為了營構這種「在場」,即一種強烈的存在感,除了種種姿勢、聚焦的光束、短暫忽偬的樂音及投影之外,此表演還依賴宛如念詩的台詞風格。另一關鍵即時間,這種風格化工夫脫離劇情的時間序列和綿延,而在表演本身的時間狀態上下手。(宋灝)
11月
28
2014
極具變化的聲音展演是本劇的重要特色。演員時快時慢、時而激昂、時而渴求,時而傾訴、時而嘶吼的聲音,頗具節奏性與感染力的被放大和突顯。在許多不可也不忍逼視的片段中,透過聲音而撫觸了痛苦的靈魂肌理。(林素娟)
11月
24
2014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