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角力的人生戰場《殺不住》
6月
11
2016
殺不住(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6次瀏覽
洪琦雯(社會人士)

從觀眾進場開始,到演員燈暗退場,整齣戲不斷重複著「選擇」的難題。一進場便發現觀眾席被兩道鐵框給隔開,頓時讓觀眾陷入了該選擇在哪一邊就坐的難題,也讓人不禁好奇,演員在舞台上如何滿足兩邊觀眾們截然不同的觀看視角?演出開始,兩對夫婦因為小孩子的霸凌事件而齊聚一堂,兩方針對孩子的同一事件而各自選擇了利於我方的不同說法,是「肢體碰撞」或「毆打」的爭議令兩方家長無法妥協,進而迎來了對談失敗的結果,並以大人之間的「肢體碰撞」劃下了令人震撼的句點。

談判的過程中,兩對夫妻因各自不同的居住環境,而讓台灣南北城市碰撞出來的價值問題漸漸浮現。因工作繁忙而無法親自照顧孩子的北部律師夫妻,與熱衷於陪伴孩童成長的南部五金行夫婦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著認知上的差異,這份差異也讓社會地位處於強勢的律師夫婦成了弱勢族群,並帶出具有討論空間的社會議題,如親子關係、夫妻相處與男女衝突。四位角色背後的故事,不僅豐富了角色本身的個性,也讓討論空間更為廣泛,並連結更多背景不同的觀眾族群。

演出有趣的部分,在於角色唇槍舌戰的言語鋪陳,以及不同立場的陣線轉換。原先因為教育問題而秉持著不同理念的兩對夫妻,在討論的過程中,志雄(陳冠傑飾)意外認出天才(黃琦勝飾)原來是高中時期抱有好感的籃球隊隊長,便情不自禁的出現了曖昧舉動,意外暴露出自己真實的性向與和美蘭(鄧羽玲飾)的虛假夫妻關係,讓現今社會中熱門的性別議題有了討論的空間。而將話題岔開的橋段也讓自詡為親子教育專家的惠玲(洪仙姿飾)忙於矯正對話方向,四人的交集與對立關係便不斷發生改變,也讓嚴肅的議題有了幽默逗趣的轉折。對女性觀眾來說,《殺不住》裡的女性宣言特別能引起共鳴,尤其美蘭醉後倒地的情緒宣洩最讓人鼻酸。另外,天才對婚姻的結論也讓人啼笑皆非,並產生深刻的認同感。

以表演來說,演員的表現和感情都很到位,臨場感十足。有趣的是,特別的舞台設計似乎有意的隔絕了觀眾的投入,讓觀眾保持著有距離的客觀來審視討論的進行。演出後的座談會,導演理念與設計也讓這個想法得以印證,導演的設計理念,保持思考也是觀看戲劇的重要環節。

此次看戲,不論是情節發展或整體表現都讓人滿意,美中不足的是觀眾席的安排還需改進。雖坐在高處,視線卻容易被前排觀眾給阻擋,常常需要用聽覺來代替視覺,無法觀看表演的全貌,非常可惜。

除了國外劇本改編,希望高雄的愛慕劇團之後能探索更多本土議題,並發展更多在地的作品,讓本地的環境與議題能得到更多的討論。

《殺不住》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6/05/14 19: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四人之間的情緒能量有待更多的層次建構,加上沒有人能夠真正暫時離場,使得原本應該迴轉上升的膠凝盤旋狀態,徒然成了原地打轉,費力而累人。(楊美英)
6月
25
2015
演員走位與聲音堆疊的安排,讓現場空間因四位演員時而並排,時而交錯穿插的走位中拉出相互制約、相互抗衡之絲線,讓力度與向度交織成令人屏息或莞爾一笑的整體畫面。(黃明德)
6月
23
2015
觀眾置身於獸籠之外,也在彼此觀看的智性矛盾和衝突之張力中被一個無形的籠所包圍。我們不僅是看到角色之間的認同與差異,同時也從對面觀眾的表情中看出彼此的共同及差異。(鄒大衛)
6月
17
2015
或許是臺灣女性生命的關鍵字,也是悲劇命運的三元素,更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臺灣女性元神:她們有豐沛的「愛」可以給予,她們愛子女、愛丈夫、愛朋友、愛神明、愛芸芸眾生,唯獨不愛自己⋯⋯
12月
07
2023
《罪・愛》編導有強大的企圖心,要以一個相對簡單明確的敘事結構,從(陳怡靜的)單一視角,同時檢視、處理多個繁雜難解的議題——媒體生態、新興宗教、家庭暴力、司法正義、創傷記憶,從個人生命與集體意識交會糾結的亂碼謎團中,釐出一條符合因果邏輯的動作軌跡,為那些深陷迷惘深淵的人們,描繪出一幅不同於新聞報導或媒體傳播所呈現的,能讓我們同理、同情的生命圖像。
12月
04
2023
劇中各角色有冤,有怨,無論是女兒無情誤解了父親,妻子無意外遇造成了悲劇,女學生無心害死了老師,如果這些冤結要解決,就必須被打開,才會有可能痊癒。做為女兒的陳怡靜活在惡夢中,反覆輪迴,直到遇見黃巧雲。⋯⋯德國學者韋伯(Max Weber, 1864-1920)談到宗教團體,其領袖經常有克里斯瑪特質(charisma),這來自基督教傳統,象徵得到上帝的幫助,造就跟一般人不同。
11月
30
2023
《神諭之時》編導在這趟從百年後的未來,回返當下的旅程中,以神秘學符碼,交織穿插在連結歷史現實的物件(寶特瓶與幻燈片)與事件(月光社區反迫遷與WDI獨立運動)的脈絡中,建構一則我們並不陌生的末世寓言——先進科技的發展,無法阻止生存環境的崩壞、人類社會的沈淪(確確實實地沉入地下),而這一切都肇因於反覆發生的災異。
11月
29
2023
俗套,乍聽負面,卻是編劇的絕佳手筆。編劇鄭國偉來自香港,《好日子》也為香港話劇團而寫;但場景轉換後仍有效符合臺灣,並與觀眾達到共鳴——這其實就是俗套的功能。
11月
29
2023
從舞台意象來說,導演將「盈虧」的概念發揮的淋漓盡致,整合了繽紛的燈光與壓低視覺的燈桿、肢體,提煉了潛藏在亂世中的焦慮和紊亂⋯⋯
11月
29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