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與向度的空間拉扯《殺不住》
6月
23
2015
殺不住(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2次瀏覽
黃明德(策展人)

從走入觀眾席開始,即對眼前的雙面舞台產生好奇。縱橫交錯的角鋼豎立眼前,演出場域彷彿牢籠般的隔絕了兩邊觀眾,讓視線不由自主的突破侷限朝向遠方,接收並投射出同是觀者的視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開演前便有不知正在被誰窺視的緊張感。除此之外,場上五金行的空間中落下了四雙擺放整齊的鞋子,更增添暴風雨前的寧靜與詭譎。

一滅一明後,場上旋即出現兩對夫妻。四人因小孩子之間的「肢體碰撞」而被捲入同一時空,在眼前的五金行發展出由緩至急、從輕微到激烈的語言碰撞與肢體挑釁。在大量的語彙中,導演宋淑明在演員走位與聲音堆疊的安排上匠心獨具,讓現場空間因四位演員時而並排,時而交錯穿插的走位中拉出相互制約、相互抗衡之絲線,讓力度與向度交織成令人屏息或莞爾一笑的整體畫面。除此之外,四人的聲音堆疊也不斷挑戰觀眾,一有鬆懈,便會被高頻的聲線或極端壓抑的撕扯給捲回事發狀況。相較之下,四位演員當中,兩位男演員的聲音表情趨於一致,張添財和陳志雄偶有爆炸性宣言,卻不甚連貫;另外兩位女演員的聲音表情則是多出許多細微變化。舉例來說,於南部生活的李惠琳雖因神經質而處在高亢的音頻,卻也因投射的對象不同而有柔弱與剛強之轉變;上北部打拚的林美蘭則是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角色卻在酒醉之後發展出具感染力的低沉怒吼,繼而在個人獨白中迸發情緒反彈的爆發力。

整齣戲的架構與脈絡,改編自劇本《殺戮之神》(Le Dieu du Carnage),此部作品也曾被翻拍成電影《今晚誰當家》。因此,如何將國外場景與風俗民情牽引至台灣高雄,便相當值得探討。在結構之內,台灣南北價值觀的不同、待人處事的認知差異,透過食物的接受與否帶出衝擊;男女之間的性別議題、婚姻生活的重新定義與角力,則經由孩童的肢體碰撞而彰顯。九十分鐘的激烈碰撞,不僅帶來重新思考自我定位的契機,更相當符合愛慕劇團簡介中的自我期許:「立志成為社會的手術刀,以扎實、嚴謹的演出剖析各種社會現象、透視深埋其中的情感。」(摘錄自《殺不住》節目冊)

《殺不住》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5/06/14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的表現和感情都很到位,臨場感十足。有趣的是,特別的舞台設計似乎有意的隔絕了觀眾的投入,讓觀眾保持著有距離的客觀來審視討論的進行。(洪琦雯)
6月
11
2016
四人之間的情緒能量有待更多的層次建構,加上沒有人能夠真正暫時離場,使得原本應該迴轉上升的膠凝盤旋狀態,徒然成了原地打轉,費力而累人。(楊美英)
6月
25
2015
觀眾置身於獸籠之外,也在彼此觀看的智性矛盾和衝突之張力中被一個無形的籠所包圍。我們不僅是看到角色之間的認同與差異,同時也從對面觀眾的表情中看出彼此的共同及差異。(鄒大衛)
6月
17
201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