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命能量豐沛的儀式《凝視著星盤的肚臍》
10月
04
2021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2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一看到這場演出的標題,就已嗅到音樂結合科技的實驗性質。果然,才一進場就浸淫在一個莊嚴肅穆的空間,在演出正式開始前,一位女孩慎重其事的捧著一把提琴,琴面正對著觀眾,隨後才從現場的廣播中得知,原來這是一場告別式,我們意外的一起送別了某人,也同在一個渾天儀裡,參與了一段段生命記憶的切片。

三百六十度的旋轉舞台,其實是觀眾席,是為「沉浸式劇場」的概念,糊化了觀眾與演員、觀賞與被觀眾、當事人與旁觀者的界線,這也代表了生命的降臨與凋謝乃為天地間的無盡循環,早已合而為一。旋轉舞台的順時鐘運行,也彷彿是宇宙萬物生命氣息的齒輪,運轉出生生不息的規律能量。

很特別的是,觀眾席被分為兩個區域,除了坐在旋轉舞台上的觀眾,也在二樓的南北兩側各設置一排觀眾席,而這兩個區域的觀眾座位,在下半場時對調,因此每一位觀眾在上下半場都是坐不同的位置,除了給予每一個人上下半場不同的觀賞視野,也象徵了「宇宙之中人人平等」的意念,推演出時間與空間的恆定秩序。

面對舞台的多媒體影像,呼應著生命的議題,猶如人生的跑馬燈,出現了用歷時性的片語,如attribute to the present、few seconds ago、one eternity later、catch the moment、nice to meet you等等,如同躑躅於當下與過往的生命經驗,也像是出自某時空的斷面。還有吊在天花板像光劍的燈,也隨著劇場的時間軸變換色彩,再透過樂音的折射,從自身的至細之倪,到宇宙的至大之域,彷彿眾人在天旋地轉中尋求解惑,試圖找到情感上的平衡。

整體來說,場景調度與聲音設計都很細膩流暢,除了歸功於演奏家的用心揣摩與集體創作,以及製作團隊的縝密策劃。更重要的是讓觀眾也參與了演出,包括 =60在一分鐘裡時長的測度,與坐在旋轉舞台上的探索,一個是時間上的感知,一個是空間上的流轉,像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返璞歸真,也猶如看向星盤的浩瀚未知。這一切也像是回歸到古希臘的哲學思維,音樂的理論就是宇宙秩序的縮影,更呼應了古今中外,不論是東漢張衡發明渾天儀,或是哥白尼在1543年所提出的《天體運行論》,舉凡所有天文相關的學說,皆力圖探究宇宙的奧秘,這也是《凝視著星盤的肚臍》的創作核心精神。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

音樂的符號,是一種宣示。從巴赫1741年《郭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到梅湘(Olivier Messiaen)1935年《為歌唱的練習曲》,分別代表朝露與暮靄,跨越一百九十六年的時空,從容不迫的推移,在透過線性時間軸上,巧妙置入了複音聲響(Polyphony),在8.2聲道的環繞音響裡不斷聽見來自四面八方對父親的種種回憶的話語,以及演出者用類似牧歌(Madrigal)風格唱著「我愛你去死」,也像是一首華爾茲,透過歌詞的逆行,使得文字重組、拼貼、變化,最後讓正在旋轉的馬戲團大環停止,那停止的聲音是越來越急促而微弱,像是模仿生命的最後片刻,脈搏即將停止的聲響。這段過程整個看下來,似乎是在闡述自身所深愛著的世界實為煉獄,人與人之間可以是濃烈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是心靈世界荒蕪的混沌。

音樂的抽象本質,更說明了生命是未知的,宇宙是神秘的,所以在這個場域中在在都富含了暗示性,音樂敘述了這些複雜的事情,但仍需好好腦補一番,因為所有的元素都具有雙重意義:創與奏、觀與演、時間與空間、過往與當下,透過二元論的演繹,來確知彼此的存在,彷彿也代表了生死交關、天上人間的昂然對峙。

以上的呈現,就是在劇場裡用聲線成為多重敘事的對話,以表現生命的輪迴,用空間與時間來定義宇宙間的奧秘,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魅惑,是尋求更合理、更和諧、深刻的生命意義,這就是製作團隊對於音樂劇場所賦予的定義,就是把物件轉化到劇本,讓演奏家與作曲家共同創作、演繹,使音樂在劇場裡說話。

整場約九十分鐘的展演不斷的探尋心靈的成長、生命的議題,質性而專注的陳述生老病死的中心思想,也像是濃縮了人生中一路走來不斷歸零與累積的深刻過程。導演黃鼎云用抽離且不帶感情的說故事方式,使得空氣中帶有隱隱的騷動,反而引發觀眾的好奇,是對於輪迴的規律與生命的無常,急欲找到真正的答案,但,又好像牽扯出更多的謎團,是來自於世代溝通殘影?身分認同的混沌?自我意識的困惑?這恐怕也是導演要留給觀眾去思考、玩味、各自解讀的。

參與演出的演奏家,同時也是演員、歌手,他們用冷靜的語彙敘述內心世界,理性的擁抱藝術與生命。令人回想起三年前同樣是由作曲家趙菁文所策展的「2018新點子樂展」《無人音樂會》,結合音樂、科技、劇場,在實驗劇場打造「沉浸式聲場」,的確為當代音樂的展演開啟了複數視野。在理性上,傳送的是數據,輸出的是訊號;在感性上,處理的是藝術,傳遞是情感。這場將眾人安置於渾天儀之中的展演,彷彿以真人模仿AI,透過冷靜而理性的多重敘事,不斷灌注情感,使得物件有了生命的記憶,這也符合了小劇場的精神,也讓音樂的設計成為一種篤定。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印證了「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的真理。雖然我們不見得能看懂每一個敘事所賦予的意義,但真的「懂」了又如何?是否有受到感動才是最重要的,藝術並不是用「懂」來形容我們對於演出的感受,只能藉由一段觀賞的經驗,啟發我們逐漸認同自身存在與世界的關係。如此一來,《凝視著星盤的肚臍》除了是人生謝幕時的回憶,也是重新建立與自己、與親人、與藝術、與天地萬物、與自然界的「臍帶關係」。

《凝視著星盤的肚臍》

演出|時間藝術工作室
時間|2021/09/2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