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之音,《班貝格交響樂團x陳鋭亞洲巡迴》
3月
31
2023
評論台音樂評論圖片(王景銘設計,感謝授權劇照團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7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班貝格交響樂團,雖然並非歐陸知名度最高的交響樂團,也不如德勒斯登、柏林等州立樂團擁有數百年的歷史【1】,但是在德國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演奏也一直保持一定的水準,客席指揮也皆為一流,本次亞洲巡迴,在台灣連演三場,所選曲目不但經典,也都有各自的代表性。

布魯克納雖然在亞洲遠不及馬勒或史特勞斯受欽賴,但德國職業樂團演出布魯克納時,總會感受到每一位團員都挺直腰桿盡演奏所盡的全力,以布魯克納的交響前奏曲作為音樂會的開頭,除了可以讓這支遠道而來的德國樂團有所發揮外,也可以使對布魯克納長篇幅望之卻步的聽眾降低畏懼。樂團開頭即可聽到在台灣難以預見的法國好音色,並非僅能用溫暖二字來形容,並且帶有一股非常典雅的木質地,而強奏時又有輝煌的顏色。管樂完全融入樂團當中(這在台灣是相對少見),銅管整體也有絕佳的空間感,所吹奏出來的並非直送,筆者坐在包廂聽見的是直立且立體的音色,樂團音色的多種層次,也在音樂的擴張之間被充分表現出來。

小提琴家陳銳在本次音樂會的宣傳當中,便提到本檔音樂會將會是他近期最後一次演奏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想必是在此階段的演奏生涯累積無數次的演出經驗後,想與作品稍微保持距離,數年沉澱後再重新拾起。可以聽到陳銳的詮釋,在音與音之間帶著他特有的滑音,抖音也稍微偏快,每一個音都演奏的極為濃烈,或許喜好中庸的聽眾會覺得有些過於重口味,其多數的長音都透過漸強漸弱來作出表情,這種情況之下樂句聽起來就稍嫌不夠宏遠,少有一氣呵成的大句子。陳銳的雙音極為精準,爆發力也很強,開頭到結尾的演奏都能維持在非常在好的狀態,可惜的是樂團的表現相對其他曲目較為零散,前兩個樂章音樂也不緊湊。第三樂章無論就個性與技巧都非常適合陳銳,音樂充滿趣味性,陳銳的演奏也相當有彈性,沒有因為快速而變得僵硬,反倒舉重若輕,但就算看似輕鬆,當他演奏一連串往上爬的的琶音,音樂又能如同點火一般將火苗噴發。

陳銳長久以來經營社群媒體,並且開發了不同的觀眾群,加上疫情剛開始在台灣的頻繁演奏,使得最後的安可返場有如流星歌手,與聽眾的互動模式也絲毫不像印象中的古典音樂家【2】,甚至安可演奏的方式也很像KTV中的串燒歌曲,有非常強的互動性,就算演奏極具技巧,也明顯感受到陳銳作為一位年輕小提琴家的氣盛體力,樂器與身體也彷彿融為一體,但音樂家自帶的舞台強光,卻也讓筆者有另外一層深刻印象。未來甚至從現在開始,古典音樂演奏家除了音樂技巧與藝術涵養外,是否還得具備新時代的新風貌來維持演出生涯,或許是直得所有人思考的課題。

安排在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是作曲家留給後世演出者的難題,交響曲開頭有如石破天驚,但最後終曲卻又以柔音輕聲收尾,有兩種效果要執行到位就已經非常困難,詮釋如何讓頭重腳輕的架構不形於色,對於演出的指揮一有不慎,這首作品便會失去光彩。指揮胡薩的第一樂章速度稍微偏快,筆者本來有些擔心會因此而失去布拉姆斯應有的音樂重量,但沒想到在胡薩的如拉扯的指揮姿勢之下,樂團還是演奏出音樂應有的厚度,音樂的緊湊度也在強音主題與田園風片段交替下被保持住。第二樂章開頭音樂略顯零散,聲部間的對話也不夠理想,直到後段才透過具寬闊感的音樂帶回佳境,後段低音銅管的呈現相當平均的和聲。註明的第三樂章指體演出狀況不錯,但對筆者而言略少了一層醞釀與抽絲剝繭的感覺。第四樂章的演奏無論是音樂表現或是各聲部的演奏狀況都相當完整,前半各聲部的不斷堆疊,將音樂順利推到高潮,交響曲最後弱聲結尾,也並未讓聽眾覺得空虛,反而如同電影最後的長鏡收尾,樂聲有如浪花逐漸退潮趨於寧靜。

樂團最後呈現德佛扎克的《A大調組曲》的終曲作為返場安可曲,相信類似中國新年的旋律會令不少觀眾會心一笑,極具彈性的速度伸展也展現了指揮與樂團的好默契,不過選曲除了讓這位舉足輕重的捷克指揮發揮所長之外,更將這支戰後才成立的樂團的波西米身世是用音樂做了最好的詮釋。 


註解

1、班貝格交響樂團成立於二戰之後,團員多數為布拉格的德意志愛樂,戰後因受俄共逼迫,才集體逃到西德,並組建樂團。2、許多古典音樂家皆希望在音樂中能達到「無我」的境界,忠實傳遞作曲家的意念,而非讓自己的明星光彩蓋過音樂本身。 

《班貝格交響樂團x陳鋭亞洲巡迴》

演出|指揮:雅各·胡薩(Jakub Hrůša)、小提琴:陳鋭、班貝格交響樂團(Bamberg Symphony)
時間|2023/03/2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