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浪漫之必要《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
11月
28
2019
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鵬博藝術提供/攝影林仁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6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是一位怎樣的鋼琴家,膽敢在其專輯封面中放肆寫上“JE SUIS BEETHOVEN(我是貝多芬)”、“Ich Bin Mozart(我是莫札特)”?又是怎樣特立獨行的演奏,使其被冠上「鋼琴怪傑」的稱號?是怎樣的人,能彈琴又執筆,發行五十餘張CD又寫下數十本小說、詩集、劇本等文學作品?

這位當代絕無僅有的迥異存在——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第三度來台,帶來貝多芬的《月光》(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Moonlight”, Op. 27 no. 2)與《悲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Pathétique”, Op. 13),以及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的其中六首夜曲(Nocturnes),在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中,帶給聽眾珍稀而獨到的品析觀點。

阿方納西耶夫的音樂,給聽眾的第一印象是「慢」。第一首《悲愴》起始的極緩(Grave)序奏、進入呈示部的快板(Allegro),他都以偏慢的速度演奏著,彷彿挑戰著聽眾對於譜上演奏速度指示的認知疆界。

第二印象,是二十世紀舊時代般自由的「彈性速度」,以及藏在「慢」與「彈性速度」中的「靜」。如在《悲愴》第三樂章第一主題他肆意地在跳音Sol刻意放慢,隨後又恢復流動感。又或者在樂段或樂句間的休止符,他無懼琴音必然的流逝漸弱,不急於進入次段以藏匿寂靜,反而正視著寂靜,將寂靜融入他的音樂之中。

他打破了節拍器般節奏持續而嚴謹的演奏,不斷拉長又壓縮音樂,愛因斯坦相對論般地伸縮著:雖然音樂時快時慢,但那只不過是作為「聽者視角」觀察的結果,演奏者的樂念自體(又或者說,心流)反而是穩定而不紊亂地行進著。我們彷彿在阿方納西耶夫奇異的詮釋中,看到了「客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對立。節拍器的韻律是客觀世界時間的表徵,而他進入與作曲家對話的途徑,便是棄絕了客觀時間的絕對權威,轉而沈浸在內心的時間流動中。而他在節目冊與訪談中不斷強調的「寂靜」,便是他對抗客觀時間的有力工具。貝多芬的音樂滿是衝突、悲絕與靈魂辯證,「主觀時間」的演奏速度變化非常成功地彰顯了這些內心活動,讓音樂充滿說服力,使聽者輕易地被吸進阿方納西耶夫架構的世界中。

除此之外,他的演奏亦有許多令人驚嘆之處:比如《月光》的終樂章,伴奏聲部取得了音樂表達的主導性。有時主旋律被演奏者以強勢的分解和弦刻意淹沒,營造出迷濛的氛圍;有時左手的切分音搭配cresendo-accelando(加速漸強),令音樂的動能不斷增強。此外,在《悲愴》第二樂章第一主題樂句間的transition(過門),譜上的斷奏記號被大膽地刻意演奏出來,形成和樂句圓滑奏大相逕庭的表情。令聽者驚訝之餘,隨後使人發現是呼應插入段中相似的運音法,巧思令人回味無窮。

這些在現在看來離經叛道的演繹方式,於阿方納西耶夫而言,是對抗二十一世紀流行的、逐漸死亡的鋼琴演奏品味。自Alfred Brendel、Grigory Sokolov、Radu Lupu等鋼琴家以降,樂句被全面解構、音樂詮釋逐漸僵化、去形上學、去神化,【1】而阿方納西耶夫的演奏彷彿便是在復興二十世紀上半葉如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孟根堡(Joseph 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那般浪漫主義式的演奏。他們細讀樂譜卻不死守樂譜,用不輕浮虛偽的方式做出譜面外的驚人變化,而這些變化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是和作曲家進行深度的對話,並再現於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彈奏法在當代早已過時,十分老派,卻依然動人無比。

下半場的蕭邦夜曲依然延續著阿方納西耶夫的個人化詮釋方式。他將六首夜曲連成一體,中間不做謝幕歇息,為的是將聽眾全然沈浸在蕭邦的音樂世界中。而演奏家的彈性演奏亦碰觸到了蕭邦音樂的巨大難題:不論在演奏界或學界,蕭邦的「彈性速度」該如何演奏,一直是眾人不斷鑽研、品析的學問。依據阿方納西耶夫「主觀時間」之中,他的彈性似乎是屬於「有借不還」的類型;第一首降b小調(作品9之1)的ABA三段體中,演奏家恣意地拉長A段再現的時值,仿若作曲家經歷B段的過渡後心境獲得嶄新的樣貌;又或是作為安可曲的升c小調圓舞曲(Waltz No. 7 in c-sharp minor, Op.64 no.2),鋼琴家自極慢的速度狂飆地加快,將舞曲的動能無限地擴張,同時卻又讓聽者在旋轉中捲入作曲家內心的深處。這樣放肆的彈奏法或許會招致許多批評,對於現場演出而言卻是相當成功的作法。

阿方納西耶夫的演奏充滿批判與個人的見解,卻全然地和作曲家誠實以對。他的詮釋怪異,卻從不矯揉造作。在全球化、趨同化、瘋狂偶像崇拜的凋零世代中,阿方納西耶夫正是幾乎被世界淘汰的一劑解方——老派之必要、浪漫之必要。


註釋

1、出自其專輯《Je suis Beethoven》,演奏家親自撰寫之解說冊。

《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

演出|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
時間|2019/11/2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