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浪漫之必要《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
11月
28
2019
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鵬博藝術提供/攝影林仁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3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是一位怎樣的鋼琴家,膽敢在其專輯封面中放肆寫上“JE SUIS BEETHOVEN(我是貝多芬)”、“Ich Bin Mozart(我是莫札特)”?又是怎樣特立獨行的演奏,使其被冠上「鋼琴怪傑」的稱號?是怎樣的人,能彈琴又執筆,發行五十餘張CD又寫下數十本小說、詩集、劇本等文學作品?

這位當代絕無僅有的迥異存在——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第三度來台,帶來貝多芬的《月光》(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Moonlight”, Op. 27 no. 2)與《悲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Pathétique”, Op. 13),以及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的其中六首夜曲(Nocturnes),在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中,帶給聽眾珍稀而獨到的品析觀點。

阿方納西耶夫的音樂,給聽眾的第一印象是「慢」。第一首《悲愴》起始的極緩(Grave)序奏、進入呈示部的快板(Allegro),他都以偏慢的速度演奏著,彷彿挑戰著聽眾對於譜上演奏速度指示的認知疆界。

第二印象,是二十世紀舊時代般自由的「彈性速度」,以及藏在「慢」與「彈性速度」中的「靜」。如在《悲愴》第三樂章第一主題他肆意地在跳音Sol刻意放慢,隨後又恢復流動感。又或者在樂段或樂句間的休止符,他無懼琴音必然的流逝漸弱,不急於進入次段以藏匿寂靜,反而正視著寂靜,將寂靜融入他的音樂之中。

他打破了節拍器般節奏持續而嚴謹的演奏,不斷拉長又壓縮音樂,愛因斯坦相對論般地伸縮著:雖然音樂時快時慢,但那只不過是作為「聽者視角」觀察的結果,演奏者的樂念自體(又或者說,心流)反而是穩定而不紊亂地行進著。我們彷彿在阿方納西耶夫奇異的詮釋中,看到了「客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對立。節拍器的韻律是客觀世界時間的表徵,而他進入與作曲家對話的途徑,便是棄絕了客觀時間的絕對權威,轉而沈浸在內心的時間流動中。而他在節目冊與訪談中不斷強調的「寂靜」,便是他對抗客觀時間的有力工具。貝多芬的音樂滿是衝突、悲絕與靈魂辯證,「主觀時間」的演奏速度變化非常成功地彰顯了這些內心活動,讓音樂充滿說服力,使聽者輕易地被吸進阿方納西耶夫架構的世界中。

除此之外,他的演奏亦有許多令人驚嘆之處:比如《月光》的終樂章,伴奏聲部取得了音樂表達的主導性。有時主旋律被演奏者以強勢的分解和弦刻意淹沒,營造出迷濛的氛圍;有時左手的切分音搭配cresendo-accelando(加速漸強),令音樂的動能不斷增強。此外,在《悲愴》第二樂章第一主題樂句間的transition(過門),譜上的斷奏記號被大膽地刻意演奏出來,形成和樂句圓滑奏大相逕庭的表情。令聽者驚訝之餘,隨後使人發現是呼應插入段中相似的運音法,巧思令人回味無窮。

這些在現在看來離經叛道的演繹方式,於阿方納西耶夫而言,是對抗二十一世紀流行的、逐漸死亡的鋼琴演奏品味。自Alfred Brendel、Grigory Sokolov、Radu Lupu等鋼琴家以降,樂句被全面解構、音樂詮釋逐漸僵化、去形上學、去神化,【1】而阿方納西耶夫的演奏彷彿便是在復興二十世紀上半葉如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孟根堡(Joseph 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那般浪漫主義式的演奏。他們細讀樂譜卻不死守樂譜,用不輕浮虛偽的方式做出譜面外的驚人變化,而這些變化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是和作曲家進行深度的對話,並再現於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彈奏法在當代早已過時,十分老派,卻依然動人無比。

下半場的蕭邦夜曲依然延續著阿方納西耶夫的個人化詮釋方式。他將六首夜曲連成一體,中間不做謝幕歇息,為的是將聽眾全然沈浸在蕭邦的音樂世界中。而演奏家的彈性演奏亦碰觸到了蕭邦音樂的巨大難題:不論在演奏界或學界,蕭邦的「彈性速度」該如何演奏,一直是眾人不斷鑽研、品析的學問。依據阿方納西耶夫「主觀時間」之中,他的彈性似乎是屬於「有借不還」的類型;第一首降b小調(作品9之1)的ABA三段體中,演奏家恣意地拉長A段再現的時值,仿若作曲家經歷B段的過渡後心境獲得嶄新的樣貌;又或是作為安可曲的升c小調圓舞曲(Waltz No. 7 in c-sharp minor, Op.64 no.2),鋼琴家自極慢的速度狂飆地加快,將舞曲的動能無限地擴張,同時卻又讓聽者在旋轉中捲入作曲家內心的深處。這樣放肆的彈奏法或許會招致許多批評,對於現場演出而言卻是相當成功的作法。

阿方納西耶夫的演奏充滿批判與個人的見解,卻全然地和作曲家誠實以對。他的詮釋怪異,卻從不矯揉造作。在全球化、趨同化、瘋狂偶像崇拜的凋零世代中,阿方納西耶夫正是幾乎被世界淘汰的一劑解方——老派之必要、浪漫之必要。


註釋

1、出自其專輯《Je suis Beethoven》,演奏家親自撰寫之解說冊。

《阿方納西耶夫2019鋼琴獨奏會》

演出|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
時間|2019/11/2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