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當然單單一場獨奏會本來就不可能完整地展開夜曲的全貌,重要的是顏華容看待、彈奏這些曲子的「態度」相當地健康,前頭提到的教育意義也正是在此:她似乎並無意要透過夜曲抒發個人的情感與審美觀(而像傅聰與白建宇便屬於這種類型),而是和觀眾平起平坐地一同思考,推敲曲子,讓這些音樂盡量如其所是地呈現。(顏采騰)
6月
09
2021
在「長笛主奏與合作鋼琴」的樂曲中以及作曲家特別指出「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雙主奏」中,體現出作曲家們在樂曲編排上的細膩巧思,也能夠在音樂中,呈現出其固有角色的特別之處⋯⋯(葉柏增)
2月
24
2021
撇開我的個人觀感不談,講座音樂會作為一傳播、普及音樂藝術知識的媒介,在這次長約一小時的解說之中,確實生發了幾個潛在的可能問題。(顏采騰)
12月
21
2020
在演出的當下,李宜錦的琴音不斷讓我心中浮現「嚴謹、專業、精準」等等的形容詞。一位/一群演奏家有沒有充分排練、練琴時有多嚴謹,其實都是聽得出來的。而在品質優良的演出之中,又能感受得出演奏家究竟是憑藉其天份或才氣來駕馭曲子、還是透過高度的自我要求而來。然而⋯⋯(顏采騰)
11月
06
2020
長年耕耘於台灣音樂演奏與教育界的鋼琴家廖皎含,近年以《聽聽彈談》為名,在北中南各個場館舉辦了十餘場類似講座型音樂會的演出,主題式地將經典的鋼琴獨奏作品推介給廣大的樂迷朋友以及習琴中的學生們。⋯⋯而,聽眾能夠在這場附帶講座的音樂會中得到什麼?(顏采騰)
7月
08
2020
在音樂會曲目安排上,永特為台灣樂迷帶來長笛音樂中耳熟能詳的曲目外,更帶來由小提琴及藝術歌曲改編而成的長笛樂曲,並以長笛的精湛技巧與柔美笛聲訴說不同的音樂故事。(葉柏增)
2月
24
2020
在指揮家里科.斯卡尼帶領下,完成顛覆了我對於NSO國家交響樂團的聲音印象。而鋼琴家白建宇與指揮家里科.斯卡尼之間除了是好友關係,鋼琴家白建宇亦曾經於2015與2016年樂季擔任過NSO國家交響樂團之駐團音樂家,讓獨奏家、指揮與樂團之間從多年默契中產生不言而喻的火花。(洪于淳)
2月
12
2020
將每首作品的趣味之處詮釋地相當到位,足見他對每首作品都下了極深的功夫,乾淨俐落的觸鍵、冷靜理性的音樂處理、流暢自然的音樂表現,沒有任何誇張多餘的姿儀,而是精確且細緻地呈現作品樣貌。(楊宜樺)
12月
25
2019
他們細讀樂譜卻不死守樂譜,用不輕浮虛偽的方式做出譜面外的驚人變化,而這些變化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是和作曲家進行深度的對話,並再現於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彈奏法在當代早已過時,十分老派,卻依然動人無比。(顏采騰)
11月
28
2019
俄國鋼琴家尤莉安娜・阿芙蒂耶娃在2010年第十六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榮獲金獎後,便廣受世界各地邀請,並屢屢來台獻藝,今年已是第七次在台灣的演出。……這次除了上半場的蕭邦系列曲目外,下半場她排出了穆索斯基的知名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舊中有新意。(顏采騰)
11月
22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