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交迭的美麗意象《死亡練習曲》
11月
28
2013
死亡練習曲(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5次瀏覽
黃詩喬(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學生)

舞作初始,觀眾在黑暗靜謐中等待,管風琴樂的輓歌響起,伴隨著這寂靜,時間彷彿過的特別慢。靜下心來細細體會,原來是編舞家楊.法布爾(Jan Fabre)正在帶領我們同感死亡的經驗。在黑暗中面對未知的疑惑時,管風琴樂曲轉為一抹詭異詼諧的諷刺,布幕升起,是一具叢花圍繞的棺木,花團錦簇的意象及燈光,模糊了視覺,繽紛朦朧的美感有如大地初生的模樣。此時,棺木化為萬紫千紅,好似節肢動物般的開始蠕動。突然,一隻不成比例的大手掌緩緩自花叢中升起,手的探索之後漸漸拔出的是腳、是頭、是全身,最後她奮力的將花叢踢開,死者自黑暗中復甦了。就像伊甸園的夏娃般,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此時,整個舞台光亮了起來,圍繞棺木的是整片美不勝收的花海,死亡中滿載著生氣盎然的氣味。

蛻下了這萬紫千紅,是一具透明的玻璃棺木,棺木外的一列數字不知是生辰或忌日。舞者安娜貝兒.尚邦(Annabelle Chambon)就像原始人般的睜大雙眼探索著,如同初生嬰孩對世界的驚奇。她舞動著身體,不徐不疾的前進後退展現出內在的拉扯力量,彎下腰後失去重心的跌坐在花海中,只見她用力踩碎了花瓣,身體不間斷的抽搐著,又恢復了正常。而後在輕盈中成為一名情竇初開的少女,手裡捧著小花,嬌羞的撕著花瓣,一瓣瓣的說著「他愛我,他不愛我」。又在一抹情色的笑容後轉為狂亂,拿起一大把雜亂的花束往自己的私處用力硬塞,花束就像插入的陽具般,讓舞者化身在暴力的性愛過程中。此時的花海隨著安娜貝兒身體的擠壓撕裂,空氣中瀰漫著花草的腐敗汁液,死亡彷彿又緊緊尾隨在後。

而第二幕的透明棺木成為了母親的子宮,回到了人生中最本質的奇妙時刻,安娜貝兒如同胎兒般捲曲著身體在羊水中載沉載浮。生命的孕育是如此的奇妙,胎兒在腹中也展開了探索之旅,在透明的玻璃中,時間緩慢的漂浮著,她胡亂的塗鴉,只見她畫了雲朵、動物、微風等......就像古老的洞穴壁畫般,原始的記憶一一浮現,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原來是如此密不可分,生長與凋零同樣美麗。編舞家楊.法布爾承襲著他一貫前衛作風,作品直接導入人們畏懼的主題,死亡、恐懼、性、暴力與不可知的情境中。生命本不是件簡單的事,苦痛與歡愉往往是一體兩面,真實的人生在不斷的對抗和掙扎中體驗存在的價值。只是,生命總有落幕的時刻,楊.法布爾用身體的藝術告訴世人,接受死亡即是向生命致敬,人生因而走向圓滿。而作品中,死亡的美麗意象正是訴說著對生命的反思,大地的更迭,死亡隨之而來的正是源源不絕的生命。

《死亡練習曲》

演出|楊.法布爾/信念創作體
時間|2013/11/1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法布爾一開始就帶領著觀眾進入迷幻的園地,失去了對舞台空間、距離的認知,觀眾被放在一個密閉而黑暗的時空裡,把每個人逼進一個不確定的時空中,令人目眩神迷的過程有如魔法般,讓人感受到劇場宛若神秘祭儀的儀式場景。(張懿文)
11月
19
2013
死亡並非只是美麗的場景調度,如此五彩繽紛滿溢的視覺畫面,雖內藏高漲的暴力與毀壞,但過於耽美的畫面仍會削弱掉死亡的力道,特別是個人獨舞(Solo),以一己之力能達到生命在死後的競技場搏擊的能量,似乎力有未逮。(葉根泉)
11月
18
2013
這場畢業製作最珍貴的饋贈,不在於它駛出了多遠,而在於它讓我們聽見:在那個被貴族遺棄的孤島上,卡利班敲打鐵鏈的聲響,正與觀眾席中此起彼伏的呼吸,漸漸匯成同一片潮汐。
5月
18
2025
身首分離所象徵的流離,一旦作為一種被指認為「異人」的悲劇性後果,而本身具有流動性的內在特徵時,尋找親人的強烈慾望與回歸身體的形式表現,似有被解消掉能動性的擔憂。
5月
16
2025
劇場不再是召喚國族記憶的祭壇,在這裡,鬼魂不求平反、死亡不能被意義化。這正是《落頭氏》的批判力道——不是出自特定政治議程的批判,而是持續召喚那個尚未到來的、幽靈般的政治。
5月
16
2025
《赤子》雖亦遵循如此英雄敘事結構,但編劇施如芳似乎更企圖開拓布袋戲新的故事乘載,將「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為故事原型,以虛載實,叩問歷史與當下時代處境。
5月
12
2025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