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祭儀與個人生命的不快樂婚姻《臺彎》
10月
08
2019
臺彎(迷內 Me-Nay提供/攝影何肇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91次瀏覽
張庭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我們生來就在龐大的社會秩序中,並與之不斷磨合;我們生活於其中、受制於其中卻也重構於其中,這套建置人們認識世界與自我之方式的秩序有形貌複雜的多種臉孔,而文化與傳統是它常見的名義之一。臺灣人以廣布於島嶼上的豐富文化實踐為傲,不只標誌出個人生命經驗的軌跡,同時也形構個人的身分認同;然而可憎的是,這些軌跡往往循著對性別、對種族、對年齡多元交織的壓迫──正是這些壓迫組織了特權,以傳統與文化為名的社會秩序透過各式符碼動員這些壓迫與特權,如此方有我們口中的傳統文化與歲時祭儀。事實上,後殖民女性主義提醒我們必須認清文化的樣貌,更要瞭解到傳統與文化經常是人為挑選的實踐,是有權者經過長期霸佔實踐之後鞏固而成的結晶。透過酷兒的荒謬操作與環境劇場的假想引導,江峰的《臺彎》抽出傳統文化中的權力宰制並重新詮釋,在結構秩序的森嚴中摸索個人生命的常規與越軌;它試圖告訴我們什麼是家,卻也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夠指認家的全貌。

該節目大致上可以被切為兩個部分:人鬼交雜的祭儀拆解與戲謔拼貼的酷兒重構。表演伊始,觀眾被邀請進入百日告別式,演員列排跪地、聲淚俱下,哀悼神主牌所乘載的逝去之人/事/物,其後銅鈴聲響,白衣女子悄然由階梯循級而下。其情淒切,卻列於末席,一如古今女性的社會位置。演員進入廳堂後在擺有神主牌的圓桌上定位,於此同時酷兒展演的破碎性不斷流動:神明桌與筵席桌模稜兩可;錦衣麗著的演員哭了又笑;分明豐飲足食的圓桌卻有桌底囚奴。接著呈現出來的是對社會秩序超乎想像的細緻呼應:由兩位家父長掌控祭祀全局,被壓迫的生命於桌下騷動,最終卻被巨大無比的力量強壓而下,父權壓迫的力量生死皆然,一如既往。有趣的是,撥開結構與秩序的利維坦外皮,編導揭露家不只是權力秩序運行的場所,在其中奪得力量之人也不得不繳納祭品給它。於是在每個人的「家」內空間中,觀眾看見了在男性凝視下成為日常的妝品塗抹、異性戀規範性中不得不為的出櫃否認、幽暗無人的空間裡對傷害他人的無奈哭喊,一句「你們為什麼要逼我這樣」從象徵家父長秩序的口中傳出,我們霎時明白無數生命碎裂於父權秩序。

緊接在壓抑無比的上半段演出,突如其來的是擴音器不和諧的尖銳噪音,無數觀眾顯露不適而掩耳,卻不見演員收手的打算。將痛苦以身體的感知傳遞給觀眾是此演出的一大特色,編導透過演員的自我傷害、有意或無意對觀眾的身體衝擊,一直到無法以掩耳阻擋的穿耳雜音,不斷提醒觀眾現象學的洞見:身體感知與邏輯經驗密不可分,唯有透過身體親自記憶這些苦楚,我們方能開始設想宰制底下的生命如何生活。待噪音戛然而止,迎接觀眾的竟是一場敲鑼打鼓的非典婚姻,新人要以舞蹈對決證明真愛、以潑水表露愛意、以踩民法象徵對舊秩序的毀壞,這一切顯得刻意也令人感到荒唐,但同時在當下卻難以否認它既自然又合理,這些破碎卻連續、立新也守舊的習俗馬賽克充分詮釋酷兒表演的拼貼性。正是因為活於傳統習俗的社會秩序中所以對這場婚禮感到怪異無比,卻也因為活於傳統習俗的社會秩序中所以能夠理解並創造「這是一場婚禮」的指認語言說。我們生於結構秩序也長於結構秩序,但超越秩序卻又根植於秩序的眼光對於打造嶄新/平等的生命經驗如何重要,是編導暗藏於這場婚禮的諄諄提醒。

選擇「家」這個社會場域作為肢解與重構習俗的再現場域,想來是因為這是絕大多數觀眾都曾於其中生活過,也生活最久的社會場域。權力的運行與隨之而來的壓迫並不是只發生在那些高大上的「社會」鬥爭,它貫穿人類的歷史與個體生命故事,我認為:凡有人群處,能見權力舞。最後,江峰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家」與習俗,卻在最後有親友選擇離去,因為權力的運行仍然存在,婚姻作為法制上利益輸送機制的現象也未曾消失,每人對家的想像不盡相同,即便異中求合,也不意味著不能離家而去,如同對其他習俗的重構,負面意義也不是離家的唯一解讀。江峰的《臺彎》模糊日常與表演的界線,它無法告訴你婚姻的祝福與努力孰重孰輕,無法告訴你地獄的呈現是否是壓迫的唯一解,無法告訴你這是不是屬於臺灣全體的意識,它創造一個本於日常也異於日常的家內空間,邀請你參與演員生命與傳統習俗的重構過程。給出一個明確的思考方針本非其意,我們只能在這個場域看見演出者「活過」後,重新思考日常與殊異/習俗與壓迫的辯證關係,唯有重新檢視自己至今包裝起來的、完整的、固態不變的包裹般的思考,我們才能在《臺彎》創造的場域鮮明起來。

《臺彎》

演出|迷內 Me-Nay
時間|2019/09/07 19:3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53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臺彎》在闡述酷兒存在時,運用了新穎大膽的敘事策略,讓酷兒在現代社會的裂隙中以魍魎的型態彼此依存,不論過去,不論未來。(戴尹宣)
10月
09
2019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