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所蘊《棋廿三》
6月
13
2015
棋廿三(台南市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4次瀏覽
李奎鋒(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學生)

故事背景參考為劇作家聽來的一段傳說:在二戰期間,日本憲兵司令部邀請了三十八位圍棋手高手以圍棋佈局來參與戰爭的策劃。故事的開始,是善良的下人阿夏央求主角木谷實幫忙將蟬上蜘蛛網的蟬救出並且不能破壞蛛網。「蟬是生命,蜘蛛也是生命。」阿夏如是說,木谷問:「可是妳放了蟬,蟬過七天就死,蜘蛛如果不吃蟬,也會餓死呀!」看似日常的鬥嘴,卻悄悄的埋下了日後木谷悟出棋道的關鍵。

以圍棋來作為創作題材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對筆者來說,乍看圍棋便覺棋子黑白對弈如是非爭論,是為了互相消耗雙方戰力的爭鬥。故事當中的棋社用意也是,以黑子為支那,白子為大和民族,一顆棋背後的意涵便代表了五萬日軍或中國人的生命。劇中反覆對弈棋路,實際上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棋盤上奪取一目,戰爭中屠殺五萬……。這般民族屠殺之恨,使善良被蒙蔽,使原本愛人的心變得扭曲噁心。這樣的死鬥,扭曲了人道的關懷。善良的下女阿夏在提起中國人時滿目憎恨;還產生了期望日軍獲勝後能將中國人踩在腳下役使、甚至凌虐致死的恐怖想法。

故事中有一個不曾出現,但是意志貫穿於劇中的人物──吳清源。本因坊秀哉作為棋社當中的不敗傳說,實際上便曾經輸給當年年僅十來歲的吳清源,將整個棋盤看作為整體的吳氏布局(吳在這盤對弈中打了和局,最後一手殺招沒有下手),這樣的意志也正是木谷後來領悟出來的棋道:「棋道即是天道」。

木谷實在剃頭時悟出了頭髮剃了會再長,與蟬和蜘蛛間的生死關係中頓悟了。一切在他眼中如同自然事物的消長循環,生生不息。生者終將死去(不被蜘蛛吃的蟬、沒蟬吃的蜘蛛),而死亡卻也可以孕育生者,如此的在這大自然中循環。

因此,黑白棋子之鬥在木谷實的眼裡再也不是消耗,而是再生。每奪取對手一目,就是在棋盤中產生出新的空位,使棋子有機會再次回到棋盤上來。消亡的同時也是在創造生的空間,如此無限變化就如同萬變的世界般難以定論。

除了精彩的表演,舞台設計也是令人充滿了想像力。一個多邊形的棋盤如同一個網羅,演員在棋盤舞台上也像棋子般對弈著,而執起這些人物的更高層次的棋手,可能是這段已經走過的歷史、我們正觀看的人或者是吳清源吧?導演在劇中也選擇擺放一位吹奏著尺八的樂師,藉由他在不同的氛圍中入樂,也如同將這「超自然手法的意象」(棋盤舞台之外更高層次者)作了具象化般的效果。

最後,這整齣戲的結束,還是讓人很難不去想像中日戰爭所遺留下來的民族對立;然而這也是編劇希望能夠提點世人的一個概念,當中國人看待德國人及猶太人間的對立歷史時,是可以接受討論的,然而,對於自身看待這場中日屠殺之恨卻又一概的將對立民族的一切給降格了。借用導演引用戴卓爾夫人的話:「今天我們被個人感受佔據了腦袋,再也沒有人懂得真正地思考。」對筆者來說,這個戲大大的提醒了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及白,是非之間仍然蘊藏著無限的可能。

《棋廿三》

演出|劇場空間劇團
時間|2015/06/06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