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般的黑色童話《吶喊吧!!窒愛》
6月
04
2018
吶喊吧!!窒愛(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5次瀏覽
陳姿吟(社會人士)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逐漸接近尾聲,智利電影戲劇團《吶喊吧!!窒愛》的首演,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整場座無虛席,如此盛況或許可歸功於僅僅一分鐘卻引人注目的預告片中,既有「以光影完美結合戲劇與電影」之噱頭,又有「南美3D魔幻力量」之效果,攫人眼球,引人期盼。

儘管期盼不已,卻沒預想到這是個如此「黑暗」的故事;沒預想到這是個如此「多重」的視聽體驗——黑暗,不止是因為黑白色調的投影,更是因其採用了「性侵」、「瘋狂」這樣的題材;多重,不止是因為巧妙結合了投影效果與真人戲劇,更是包括融入了美漫的誇張、超現實的虛無、文學的層次、電影的語法等,加上流暢的銜接與視角的轉換,使得作品豐富且成熟,獨具特色,環環相扣,遠遠超越傳統概念的「戲劇表演」。

故事的一開始,投影出彷彿電影片頭的字幕,更出現「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說明,恍若進入影廳觀影,接著男女主角在列車晃影中登場,一出場,男主角便直接破題,道明其欲望與瘋狂,而接下來的100分鐘,可說是男主角的獨白戲(monolog),他的話語貫穿了劇情脈絡與內心想法,包括他尾隨女主角、性侵、跟蹤、暴力、逼婚;包括他有多癡迷、容忍、不懈。而作為欲望受體的女主角則是個「噤聲」的角色,比起男主角的長篇大論,她的嗚噎與「no」顯得微不足道。她嘗試求助、逃離、反擊,但始終逃不出男主角的桎梏,甚至在男性話語的威逼下,她的緊張無措反倒成了快轉的丑角,她的驚愕情緒得要不時停格。落幕前五分鐘,男主角再次在列車晃影中自述他深沈熱烈的愛,婚後霸道孤絕的佔有,以及直至成了鰥夫也不止息的迷戀,他佝僂著背最後望向天,而天知道女主角——人生被毀得一塌糊塗、莫名結了婚、成了母親、早早意外而亡——此時作何感想。

投影是這齣戲劇最突出最迷人之處。包括角色充分掌握動作的時機與角度,與動畫的投影效果合而為一,分秒不差的走位,彷彿真人成了繪出的人物,走動於虛擬投影出的真實空間。而投影也很大程度地影響了觀看的角度與想像,譬如直直插入女性身驅的巨大鑰匙、又譬如誇飾男主角訝異之情的「漂浮到外太空」、帶有「窺視」視角的門上貓眼⋯等,難以處理的「性侵」、「做愛」部分,也以人物剪影的方式呈現,更是巧妙運用電影鏡位的拉近、拉遠、俯視、旋轉,動畫效果的滑、張、折,處理舞台劇的時空轉換與觀眾視角。因為配合得太好,反倒一齣戲看完,更像是看完了一部電影。

反覆的虐戀情節加上單一的敘述話語,若非有超現實的魔幻誇飾幻境和美漫的文字效果、分鏡效果,其實會頗為無趣單調,但還有個使其傑出的元素,便是變化快速的節奏。在投影立即的轉場及流暢的音效配樂加持之下,情節得以快速地推進。全劇都是男主角的獨白,但因為節奏快速,情節緊繃,觀眾的情緒也隨之惴惴不安、屏息以待。映後座談時,飾演男主角的男演員說,這就像是「太極」,搭配得合適,才能有圓滿的效果,譬如不過六人的團隊,幕後的「音控、設備、道具」工作人員要身兼多職,不時且準確地支援台上。而我認為,讓這齣戲的「圓滿」的原因不止如此,譬如有置身于2D視覺感中的3D人物,呼應了扁平的人物性格,彷彿也平版單一化了;譬如單一敘述基調所隱喻的暴力結構、絕對霸權、譬如超現實的誇飾與超偏執的角色卻是描述不分國界都會發生的性侵事件這樣的衝突感⋯等,種種巧思與相應,讓表演渾然一體而獨具魅力。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這是一場超越戲劇的表演。結合多媒體,也善用了多種元素,造就出在意境、風格、題材、方法等皆令人耳目一新、別開生面的劇場體驗。看完後只能大呼過癮,彷彿也從叨叨絮語的黑色旋窩中解脫,掙開壓抑且逼人的愛。期盼這樣多元的表演形式,能為台灣的表演藝術注入活水,刺激更有創意、多元活潑的表演藝術。

《吶喊吧!!窒愛》

演出|智利電影戲劇團
時間|2018/5/25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
在多重尺度與維度的探索之中,她的身體如同一道不合時宜的縫隙,擾動了原本被數位粒子維繫的感官秩序。然而這縫隙隨即被填平,她又迅速地消融,回歸於粒子的均質之中。於是問題不僅是「舞者在何處」,而更是「舞者是什麼」。
9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