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身體日常——從《虛擬日常》的空間性談起
11月
11
2021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5次瀏覽

趙弘毅(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如果日常果真是敘事最常面對的難題——如何從中反映人生的真實?如何避免漶漫拖沓?如何面對無聊與停滯?又如果,日常早已是許多創作者皆已處理或運用的主題素材,只是組織形構與詮釋立場各異。那麼,放棄語言,或許會是值得一再嘗試的敘事手段,藉以靠近真實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十足劇場的。

噪音印製的《虛擬日常》一開始最讓人期待的,便是舞台四角各放著不同樂器(爵士鼓、Keyboard、鐵琴、木琴等),左右兩面白牆投放影像,加諸強烈炫光的警語,促使我想像一齣現場演奏的音樂劇類型表演。然而,在開場長達數分鐘的日常聲響播音之後,演員/樂手上台,但沒有人說話,整場表演主要以走位和演奏完成,除了中間出現過兩段多語疊加的現場錄音,再無其他語言。觀賞過程中,我不禁開始思考:這與電子、爵士樂表演的差別何在?還是說,音樂演出加上影像設計與樂手走位,就足以稱之為劇場了?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這樣的疑問,或許出於對劇場的既定想像,表演者的說、唱、對話,是形成文本意義的基礎、核心,或者主要成分。但從「劇本」到「劇場」,文字內容通過表演者之後,已非純粹的語言,是包含整具身體於特定空間中的表現形式,而對觀眾來說,甚且是整個劇場空間提供的多元素材編排,建構出一種身體性的立體觀賞經驗。從文字所屬的二維平面,到三維的立體空間,劇場始終都在提醒我們,創作或敘事的工具,向來不是只有文字,而還存在眾多媒介選擇。例如聲音。

實驗劇場的空間性質讓《虛擬日常》音樂性的內容不再是單純的演奏,我們或許能透過映射的聯想,視整場演出為話劇的翻譯:舊有的語言系統聯繫肢體語言建構出邏輯性的敘事,在此被抽換成以音樂(或者更廣義的聲音)為核心,而身體和空間因此也有待詮釋。但在這種視之為對稱關係的「翻譯」視角下,一方面因爲劇場轉瞬即逝不斷前進的特性,導致觀眾不及翻譯,所以必須放棄高比例的語言邏輯,換以更開闊的(或陌生、待開發的)身體感官系統去體驗整個文本的意義;另一方面,音樂演奏本來就比說話來得更仰賴身體,也就是說,整部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是有機的在以音樂創造對敘事的挑戰,而身體功能的提高,也同部強化了以空間性為特色的劇場此一文類性質。

據此,回到「虛擬日常」的主題上,從「虛構」到「虛擬」,或許正是從「語言」到「聲音」敘事的差異——語言藉由內在結構建立意義,聲音則是藉由各種物理與數位媒介達到「模擬」現實聲音的再現效果。但所謂「日常」的聲音,從來就比語言來得更為廣闊,作為一種語言之外的感官體驗,聲音在空間中的重疊、交織、週期與不週期……都以其聲波的物理性質,因為被忽視、棄置,而更高比例的屬於身體。如果虛構/擬是為了提供新的角度,提醒我們重新詮釋經驗與現實,那麼以劇場喚醒身體中的聲音日常,確實是再適合不過了吧。

2020年爆發的瘟疫,使人類被迫創造並適應另一種生活模式。帶著既有的基模與情感需求,所謂「日常」,可謂既舊且新。新的現實條件迫使生活與人際模式改變,但改變必然以過往模式為基礎,進行創造,乃至在懷舊的情緒中,極靠近之能事,企圖還原喪失的一切。所幸數位時代之下的封鎖生活,使得任何聯繫不是太難。只是當一切透過資訊科技傳遞播送以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高度還原的即時聲音和影像,都是經過數位「翻譯」後的結果。螢幕上是對方,卻又不是真正的對方。我們被分隔於不同空間,面對科技提供的聽覺視像,確認與經驗中的對方高度相符,從而明白訊息的意義。

照面是語言,數位是聲音,不變的是身體參與意義的建構。而創作的基本邏輯是,虛構/擬往往比現實還真實。

經歷2021年更高強度警誡的台灣人,在同一個劇場中,參與由音樂演奏打造的《虛擬日常》,應當感觸甚深。有人認為,人類走過這一遭後,再回不去從前的生活模式。言下之意,虛擬將成為常態,雖然我們的生活早就被虛擬滲透,早在社群網絡沿著行動裝置鋪天蓋地的時候。但要是沒有半強制性的封鎖,我們恐怕不會有機會這麼認真地重新體會空間及其性質。於是,帶著嶄新的感覺結構,我們回到劇場裡見證的,即是日常。

《虛擬日常》

演出|噪音印製
時間|2021/10/08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