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身體日常——從《虛擬日常》的空間性談起
11月
11
2021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9次瀏覽

趙弘毅(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如果日常果真是敘事最常面對的難題——如何從中反映人生的真實?如何避免漶漫拖沓?如何面對無聊與停滯?又如果,日常早已是許多創作者皆已處理或運用的主題素材,只是組織形構與詮釋立場各異。那麼,放棄語言,或許會是值得一再嘗試的敘事手段,藉以靠近真實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十足劇場的。

噪音印製的《虛擬日常》一開始最讓人期待的,便是舞台四角各放著不同樂器(爵士鼓、Keyboard、鐵琴、木琴等),左右兩面白牆投放影像,加諸強烈炫光的警語,促使我想像一齣現場演奏的音樂劇類型表演。然而,在開場長達數分鐘的日常聲響播音之後,演員/樂手上台,但沒有人說話,整場表演主要以走位和演奏完成,除了中間出現過兩段多語疊加的現場錄音,再無其他語言。觀賞過程中,我不禁開始思考:這與電子、爵士樂表演的差別何在?還是說,音樂演出加上影像設計與樂手走位,就足以稱之為劇場了?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虛擬日常(噪音印製提供/攝影林俞歡)

這樣的疑問,或許出於對劇場的既定想像,表演者的說、唱、對話,是形成文本意義的基礎、核心,或者主要成分。但從「劇本」到「劇場」,文字內容通過表演者之後,已非純粹的語言,是包含整具身體於特定空間中的表現形式,而對觀眾來說,甚且是整個劇場空間提供的多元素材編排,建構出一種身體性的立體觀賞經驗。從文字所屬的二維平面,到三維的立體空間,劇場始終都在提醒我們,創作或敘事的工具,向來不是只有文字,而還存在眾多媒介選擇。例如聲音。

實驗劇場的空間性質讓《虛擬日常》音樂性的內容不再是單純的演奏,我們或許能透過映射的聯想,視整場演出為話劇的翻譯:舊有的語言系統聯繫肢體語言建構出邏輯性的敘事,在此被抽換成以音樂(或者更廣義的聲音)為核心,而身體和空間因此也有待詮釋。但在這種視之為對稱關係的「翻譯」視角下,一方面因爲劇場轉瞬即逝不斷前進的特性,導致觀眾不及翻譯,所以必須放棄高比例的語言邏輯,換以更開闊的(或陌生、待開發的)身體感官系統去體驗整個文本的意義;另一方面,音樂演奏本來就比說話來得更仰賴身體,也就是說,整部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是有機的在以音樂創造對敘事的挑戰,而身體功能的提高,也同部強化了以空間性為特色的劇場此一文類性質。

據此,回到「虛擬日常」的主題上,從「虛構」到「虛擬」,或許正是從「語言」到「聲音」敘事的差異——語言藉由內在結構建立意義,聲音則是藉由各種物理與數位媒介達到「模擬」現實聲音的再現效果。但所謂「日常」的聲音,從來就比語言來得更為廣闊,作為一種語言之外的感官體驗,聲音在空間中的重疊、交織、週期與不週期……都以其聲波的物理性質,因為被忽視、棄置,而更高比例的屬於身體。如果虛構/擬是為了提供新的角度,提醒我們重新詮釋經驗與現實,那麼以劇場喚醒身體中的聲音日常,確實是再適合不過了吧。

2020年爆發的瘟疫,使人類被迫創造並適應另一種生活模式。帶著既有的基模與情感需求,所謂「日常」,可謂既舊且新。新的現實條件迫使生活與人際模式改變,但改變必然以過往模式為基礎,進行創造,乃至在懷舊的情緒中,極靠近之能事,企圖還原喪失的一切。所幸數位時代之下的封鎖生活,使得任何聯繫不是太難。只是當一切透過資訊科技傳遞播送以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高度還原的即時聲音和影像,都是經過數位「翻譯」後的結果。螢幕上是對方,卻又不是真正的對方。我們被分隔於不同空間,面對科技提供的聽覺視像,確認與經驗中的對方高度相符,從而明白訊息的意義。

照面是語言,數位是聲音,不變的是身體參與意義的建構。而創作的基本邏輯是,虛構/擬往往比現實還真實。

經歷2021年更高強度警誡的台灣人,在同一個劇場中,參與由音樂演奏打造的《虛擬日常》,應當感觸甚深。有人認為,人類走過這一遭後,再回不去從前的生活模式。言下之意,虛擬將成為常態,雖然我們的生活早就被虛擬滲透,早在社群網絡沿著行動裝置鋪天蓋地的時候。但要是沒有半強制性的封鎖,我們恐怕不會有機會這麼認真地重新體會空間及其性質。於是,帶著嶄新的感覺結構,我們回到劇場裡見證的,即是日常。

《虛擬日常》

演出|噪音印製
時間|2021/10/08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