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老學習的當代偶戲《莫伊傳說》
8月
16
2012
莫伊傳說(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1次瀏覽
謝東寧

彼得‧布魯克在論及「傳統」(表演藝術)時說:「一旦歷史脈絡改變,崇高的型式就不一定是傳遞生動經驗的適當媒介」。而看完源自台灣傳統布袋戲,法國小宛然掌中劇團的《莫伊傳說》後,不禁要對這位李天祿的洋弟子(班任旅)致上最熱烈的掌聲,因為傳統布袋戲在此完全換了個新裝,卻還保留原有的精神特色,並且和其他領域,甚至是跨文化融合,碰撞出一個充滿當代感,並具有普遍性的原始傳說故事,同時完成了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兩項相當難得的演出工作。

在《莫伊傳說》演出中的一切元素,看似源自傳統,但都有令人驚奇的挪用,譬如在傳統掌中戲型式舞台的立面,轉化成了一大兩小、三張皮影戲螢幕;而中間布袋戲偶的區域和戲臺外空間,還可以出現真人演員,同時連戲臺的頂端也可以有戲。這些豐富的空間層次,讓故事得以流暢進行,並且因應劇情需要,任意拼貼使用了包括臺灣布袋戲、中國皮影戲、西洋話劇、街頭雜耍、民俗踩高蹺等不同表演型式,更加上了與臺灣當代音樂家合作的現場伴奏;而演出的故事更是遙遠紐西蘭的原住民故事,於是整場演出混雜了民俗傳統、跨文化、跨領域、但又具有當代風格之奇特氛圍。

但別以為演出進行是嚴謹有序,整個故事結構與演出的節奏,還是保有少許野台戲班的閒散風格,筆者就特別喜歡這種在前台故事熱烈進行的罅隙,所窺探想像的後台手忙腳亂之真實狀態。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莫伊的出生,母親以為是死胎被丟入海中,然後被人領養後莫伊死而復生,變成一個要替人類爭取更好生活的英雄,他帶領兄弟馴服了太陽、發明了魚鉤、釣到大魚成為紐西蘭的陸地、偷了火神的火…等等,這些小故事以幽默並且風格多樣的方式進行,許多光影段落並充滿詩意想像,但也不時夾雜著外國腔臺語、及美式饒舌音樂,讓現場充滿了因親切而發出的笑聲。但是故事的最後,莫伊從嬰兒出生的地方,爬進了死亡女神的肚子裡,英勇的他終究還是戰勝不了死亡,此刻,他又化身為開場時之嬰兒皮影形象,暗喻了(或許)莫伊將再度成為人類生生不息的誕生。

英國次文化社會研究學者Dick Hedbige曾提出一個關於文化的「合成」(bricolage)概念,他認為處於社會次級地位的人民,常挪用、合成主流文化之符號,成為一種階級「抵抗」(resistance)的實踐。但在《莫伊傳說》中,則是一個反向的操作,我們看到法國藝術家,放下自己(相對)的優勢文化,向古老民族模仿型式、學習故事,但用其不拘型式(之挪用、合成)、尊重文化的精神完成了此次的演出。這不但是一個表演藝術,具有當代跨文化的精彩示範,同時也提醒我們的傳統藝術工作者,究竟其與今日之社會脈絡如何連結?相信,這是唯一讓傳統藝術可以脫離博物館,活在當代劇場的最重要關鍵。

《莫伊傳說》

演出|法國小宛然劇團
時間|2012/08/12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來看,較容易吸引觀眾注意的是融合各種戲劇元素產生的效果,中台台詞的融合,皮影、戲偶與真人的融合,台語歌曲與法語歌詞的融合,皮影與RAP音樂的融合,幽默與暴力的融合。皮影、戲偶的表演特色與劇情的敘事反而納入底蘊的角色。(吳若慈)
8月
16
2012
回過頭來看,這類的情感是否也是成為這整齣戲的自我批判,甚至在為弱者發聲的同時,是否其實不自覺地在收割第三世界抗爭群眾長年累月的犧牲成本,轉變爲西方藝術家所獲得的道德快感和收益?
10月
24
2024
《腳不落地的孩子》展現天馬戲創作劇團獨特的表演方法,以高空特技表演為主,結合音樂劇的方式談論個人成長與家庭衝突的議題;藉此顯現世代觀念差異下,親子間的關係該如何化解、個人發展上的矛盾該如何抉擇⋯⋯
10月
22
2024
當戰爭爆發,人命已不屬於受保護之範疇,世界的主體是黨、是國家,所有平民都進入例外狀態,這樣「病」了的歷史時空,對照疫情下「病」了的社會,都是例外,都有徬徨,都同樣痛苦且孤獨著。
10月
19
2024
「獨善其身」透過如諧音修辭的病理化,以及重疊姥爺刑求招數名稱的不道德化,特定地被指向一種缺乏內容的空洞史觀。因此,儘管藝術家的才華顯然帶來了精緻的調度,但這並不妨礙它建立在,透過否定單薄的歷史形象──一個高度恐怖、血腥而貪婪的敵人──來團結同樣單薄的當代價值之事實。
10月
18
2024
眾多難以言說的時代的感傷情緒在舞台上層層疊疊終至發酵,以不同於閱讀紙本漫畫的臨場感感動了在場的觀眾,這是三缺一劇團所製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最迷人、最動人之處。
10月
16
2024
整齣戲儼然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現歷史真相的紀錄者,力求詳實地將「八仙塵爆」由始自終地紀錄下來,以對抗群眾淡忘事件的命題。然而,《那場被遺忘的派對》並沒有在這個命題下具備反思能力……
10月
11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