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老學習的當代偶戲《莫伊傳說》
8月
16
2012
莫伊傳說(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0次瀏覽
謝東寧

彼得‧布魯克在論及「傳統」(表演藝術)時說:「一旦歷史脈絡改變,崇高的型式就不一定是傳遞生動經驗的適當媒介」。而看完源自台灣傳統布袋戲,法國小宛然掌中劇團的《莫伊傳說》後,不禁要對這位李天祿的洋弟子(班任旅)致上最熱烈的掌聲,因為傳統布袋戲在此完全換了個新裝,卻還保留原有的精神特色,並且和其他領域,甚至是跨文化融合,碰撞出一個充滿當代感,並具有普遍性的原始傳說故事,同時完成了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兩項相當難得的演出工作。

在《莫伊傳說》演出中的一切元素,看似源自傳統,但都有令人驚奇的挪用,譬如在傳統掌中戲型式舞台的立面,轉化成了一大兩小、三張皮影戲螢幕;而中間布袋戲偶的區域和戲臺外空間,還可以出現真人演員,同時連戲臺的頂端也可以有戲。這些豐富的空間層次,讓故事得以流暢進行,並且因應劇情需要,任意拼貼使用了包括臺灣布袋戲、中國皮影戲、西洋話劇、街頭雜耍、民俗踩高蹺等不同表演型式,更加上了與臺灣當代音樂家合作的現場伴奏;而演出的故事更是遙遠紐西蘭的原住民故事,於是整場演出混雜了民俗傳統、跨文化、跨領域、但又具有當代風格之奇特氛圍。

但別以為演出進行是嚴謹有序,整個故事結構與演出的節奏,還是保有少許野台戲班的閒散風格,筆者就特別喜歡這種在前台故事熱烈進行的罅隙,所窺探想像的後台手忙腳亂之真實狀態。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莫伊的出生,母親以為是死胎被丟入海中,然後被人領養後莫伊死而復生,變成一個要替人類爭取更好生活的英雄,他帶領兄弟馴服了太陽、發明了魚鉤、釣到大魚成為紐西蘭的陸地、偷了火神的火…等等,這些小故事以幽默並且風格多樣的方式進行,許多光影段落並充滿詩意想像,但也不時夾雜著外國腔臺語、及美式饒舌音樂,讓現場充滿了因親切而發出的笑聲。但是故事的最後,莫伊從嬰兒出生的地方,爬進了死亡女神的肚子裡,英勇的他終究還是戰勝不了死亡,此刻,他又化身為開場時之嬰兒皮影形象,暗喻了(或許)莫伊將再度成為人類生生不息的誕生。

英國次文化社會研究學者Dick Hedbige曾提出一個關於文化的「合成」(bricolage)概念,他認為處於社會次級地位的人民,常挪用、合成主流文化之符號,成為一種階級「抵抗」(resistance)的實踐。但在《莫伊傳說》中,則是一個反向的操作,我們看到法國藝術家,放下自己(相對)的優勢文化,向古老民族模仿型式、學習故事,但用其不拘型式(之挪用、合成)、尊重文化的精神完成了此次的演出。這不但是一個表演藝術,具有當代跨文化的精彩示範,同時也提醒我們的傳統藝術工作者,究竟其與今日之社會脈絡如何連結?相信,這是唯一讓傳統藝術可以脫離博物館,活在當代劇場的最重要關鍵。

《莫伊傳說》

演出|法國小宛然劇團
時間|2012/08/12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來看,較容易吸引觀眾注意的是融合各種戲劇元素產生的效果,中台台詞的融合,皮影、戲偶與真人的融合,台語歌曲與法語歌詞的融合,皮影與RAP音樂的融合,幽默與暴力的融合。皮影、戲偶的表演特色與劇情的敘事反而納入底蘊的角色。(吳若慈)
8月
16
2012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