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美惠(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相看儼然》是「一心戲劇團(以下稱一心)」2024年臺灣戲曲藝術節在大表演廳推出的製作,在「非常愛」的策展主題,選擇了張曼娟文學作品〈儼然記〉進行編創,探討穿越輪迴命定之愛,主角為修行者,既是「『非常』愛」,也是「非『常』愛」。一心戲劇團對於題材的選擇向來前衛大膽,有探討古代同性愛的「斷袖」、有不止人妖戀更加上亂倫的「千年」,這文學書寫僧人禁忌之愛,對一心的觀眾而言絕不意外,因此,如何將紙短情長、言簡意深的文字小說,轉化為舞台語彙且依然能深刻動人,反而成為觀賞時的焦點。
織景敘情,跨劇種巧妙嵌合
〈儼然記〉是短篇小說,以深刻文字描摹主角岳樊素與僧人迂迴糾葛的情感,但可直接用於舞台演出的情節並不多,為改編為歌仔戲表演,且要能盡量展現等同於小說內蘊的情感能量,編劇巧妙地將小說中「命定」的概念抽出,拓思為相戀的靈魂歷經輪迴,因而有了「命定」的依戀。為此增寫了天人般度與殊離做為最原始的戀人起點,設定他們生生世世輪迴,再增寫郭子凌與吳湄的橋段,背景設定在「古代」,提供一個最適宜歌仔戲美學表演的舞台。最符合小說時代背景的「現代」,則由現代劇場演員以話劇形式演出。劇情中剪去女主角原生家庭及生活背景等旁枝,收束在女主角樊素參加劇團時所衍生關於「命定」的情感軸線,並將原著中樊素排演的劇目「杜十娘」直接改為演出「殊離與般度」的故事,遂有效地將輪迴觀點一筆串起,成熟的改編技法,讓以戲寫情不止於案頭改編,且有血有肉。
三段故事互為補充,天人般度的故事是郭子凌與吳湄殘存的記憶、是樊素夢中的片段、潛意識的殘影;而郭子凌是樊素重複的生命軌跡。雖然故事在同一舞台上相互拋接過渡,但導演從容地留予各劇種完整的表演空間,並不急著交錯使用演員跨劇種表演,而是設計一些整體性的元素或是抽取部分劇種特色的元素來相互點綴,例如現代劇場也全程使用台語、排練時使用水袖做部分演出等等,不僅避免掉演員以非本行的演出帶來的違和感,也讓不同的表演形式放在同一舞台上完整地形成整體,並能感受到三個時空的差異與連結,讓整體視聽感受純粹且豐富。
相看儼然(一心戲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郭子凌與吳湄這一世的故事,應是全新編寫的歌仔戲橋段,有諸多小細節使人印象深刻。例如轉世的殊離雖是一派富家少爺相當入世的模樣登場,卻唱著「人生若如黃粱夢、終生不醒又何妨」的唱詞,盡述他(未遇見吳湄前)以人生為夢的心態;遇見吳湄後滿腔熱血衝到佛寺,跪下想向佛祈求,卻突然不知該求什麼而怔忡發楞,勾勒出靈魂相遇後被整體觸發的樣貌。表妹香蘭的不安與小心機、吳湄的極力閃躲與爆發等等都可見編劇描寫人物之情的立體與細膩。
這一世的郭子凌與吳湄私奔後,不停痛苦自責終究糾結自盡。可能是礙於篇幅或為了成就「命定唯一」的情愫,在這個唯美主義的前提下或許可成立;但觀戲後總忍不住回到歌仔戲的邏輯:「為什麼不兩個都娶就好了?」文學寫的是一種浪漫情懷,但原著中設定「相愛總相誤」、延伸到天人相戀便早衰、郭子凌這一世的「相誤情形」等等,其實都較欠缺強大的說服力,因此也較難產生強大的情感震撼與共鳴。
演員精彩,可望再創台語表現高度
《相看儼然》的演員表現是相當精彩的。一心戲劇團長年耕耘跨界,雙小生對於多元題材的接受度極大,同時也掌握得更細膩,例如孫詩詠就將上述郭子凌橋段的情緒表現拿捏得很好,使人揪心,孫詩珮平日慣演小生,但也極細膩地設計男扮女裝的表現。雙小生在劇中都有扮女角的橋段,編導應是有意識地在表述人世間的性別僅為靈魂表象;不過戲曲行當的養成是點點滴滴壘砌而成,在跨行當演出時仍免不了有違和感,例如首場天人殊離的作表較顯彆扭,吳湄的唱腔也顯得相當壓抑。鄭芷芸的香蘭除了唱念稱職,也將香蘭的擔憂、生疑、悲切等情緒表現得很清楚;而此回孫麗雅憑藉其流暢的台語口白與自然的演出技巧,讓穿針引線、推動關鍵情節的丫環也顯得相當亮眼。話劇演員大甜與呂名堯,演技到位、唱歌穿透力十足,全程使用台語道白及唱歌,從其用字以及表演貼合度上都可見做足功課;不過與歌仔戲演員同台演出可能有些吃虧,時有咬字不夠準確及圓潤的破綻。
相看儼然(一心戲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文學作品透過時下劇作家之手創作,在台語使用上不免有些隔閡,或許這次的題材太「現代」,仍有些部份在台語使用上略顯生硬以及某些傳統曲調韻腳輕重音的問題。但觀察過去在一心的舞台上,此類問題總可以大幅改善,期待未來無論文學改編或是跨界演出,透過一心的平台,都能既保留歌仔戲作韻的韻味,且能創造出台語使用的新高度。
整體而言,《相看儼然》作為文學改編成戲曲的作品成熟度頗高,透過戲劇語言講述文學情懷,不同劇種同台融合、共敘故事相輔相成,但未有突破原著力度之觀點是較為可惜之處。然演員表現精彩、情境營造唯美,仍不失為出色的戲曲跨界創作。
《相看儼然》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4/05/1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