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之隱匿,與無聲之現身的歷程——「動靜光影」影展:《十三聲》與《斷食藝人》的對話
4月
17
2023
十三聲(雲門基金會於2021年提供 / 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8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根據影展規劃的放映序列,希望觀眾先觀看影像版的舞作,再接續閱讀電影,讓後繼的作品作為前述創作的延伸,因此觀眾會先看到雲門舞集的《十三聲》而後再日本導演足立正生的《斷食藝人》,策展的目的在於並列兩部影像,從創作意圖、作品宗旨的參照中,討論藝術定義的賦予問題,《十三聲》在田野調查中採集了許多鄉野藝人的身段與聲音,經由表演者重新轉化運用於舞台之上,讓素人的形象,與流俗的儀式,擠身至藝術殿堂;而《斷食藝人》則在從眾簇擁中,被附加了表演性於個體行為之上,並讓原本看似無目的性的行動,受到藝術的肯認而提升其價值,兩部影像皆有讓主流與邊緣藝術的界線,產生位移滑動的效應,在這個以「藝術為何」起始的宏觀大哉問之下,我們是否還能從其他諸如觀眾、身體與媒材特性等節點中,再次拉近觀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動靜光影——雲門的電影對話」影展宣傳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在全無預期的情狀下,觀測到《十三聲》的舞蹈影像,我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沒有觀眾在場的作品,在每一個鏡頭中幾乎皆可度量出攝影機與舞者間的相應距離,是極為迫近、沒有擁有太多間隙的,假使有人誤入影片製作現場,我想他看到的會是攝影機運動與舞者姿態連袂動作的畫面,他們共享了舞台空間,機具連同其操作者追隨著表演者的動能,而實際上穩坐觀影場所的觀者,就像是在影像捕捉身體的當下,亦步亦趨地以一種平行於攝影機具,並與舞者目光相接的方式,錯身窺視著坦然於鏡頭前的一切,我們於是具身相容般地進入舞台,卻不參與台上的調度;身臨其境似地沉浸其中,卻不涉入作品的結構,這是一個在影像拍攝現場排除了觀眾的在場性 ,透過屬於製程面向、唯有後設才能揭露的機具不可見性,雙重的缺席首先抗拒了觀眾自身,隱匿得以覺察軌跡卻不見蹤影的攝影機,據此才能接續在舞作放映時分,啟動一條路徑,開拓寬綽的向量維度,容納觀影者置身事內於影像空間,客觀來說,在此虛位以待補實的裝置中,我們無法獨立面對舞作,必須經由影像的引領,但在媒材的特性下反而促使觀影者,透過視覺現象的直觀更能靠近作品。

作為本身即是劇情影像的《斷食藝人》,它的觀眾與攝影機位置又是如何分布?斷食者憑空出世於商店街街角,靜默無語地蹲坐於一隅,因不得妨礙生意被驅趕,又眾說紛紜地嘉許其毅力而得以駐留,事件成敗的條件在於電影裡的群眾,他們蜂擁而上,基於獵奇旁觀或移情為自身代言的公眾正義,假以個人手機社群、媒體報導攝影的渲染,像各式攝影機的化身逼視,塑造出斷食者的英雄形象,無端地被認為一心是要絕食抗議,然則他似乎只是寄居公共空間,為自我意志而堅定不食而已。導演的攝影機則是退處眾人之後,完整地記錄著一切,正像是隔著一層屏幕的觀影者,冷眼遠眺著影像,凝視這齣被迫展演的荒謬劇,我們不再像觀看《十三聲》時勇於突破螢幕、挪移自身至表演者身旁,影像的反諷手法拉開了觀影者的心理距離,或是電影裡的群眾代理了我們的親臨現場,又或者斷食者沒來由地噤聲,憑藉著遵從主體性的無聲身體,似乎有種目的與真理,但我們永遠無法觸及,一如卡夫卡《在法的門前》的寓言,於是幕內的觀眾逐漸失去興味,而幕外也無法吸引耳蝸裡已充盈唱咒與唸歌的觀影者。十三聲的有聲身體則透過擬仿的替身與代言,在恆動的身體中達成鳴響共振,而原初的儀式或勞作目的則已易主,形成愈加和顏悅色的觀賞狀態。

《十三聲》的最後一幕,不再是看著螢幕,藉由透視聚焦而成的遠方舞台投影,而是讓投影與布幕的景框重新合而為一,讓炫目的色塊直接躍然於眼前,彰顯了影像的質地。而在《流浪者之歌》與《大樹之歌》的組合中,我認為兩者的共通點著眼於痕跡,舞作裡的稻穀由頭頂無限落下、逐漸聚集,卻又因舞者身體的鼓動而散逸,稻穀聚散開闔的軌跡落定,就像是電影裡的主人公,總是要透過旅行與流浪間的前往和迴返,才讓他的生命歷練轉趨熟成,在《流浪者之歌》裡,觀影者不再參透介入舞台,唯恐破壞了痕跡遺留的線索,我們駐足在舞台的前緣、貼近屏幕的外圍,細數遺落的稻穀,讓領悟了然於心。

當舞作已經被影像化的同時,什麼是仍舊可見什麼又消失不見,若複製所造成的減損已不可逆,能藉由另一種媒介的特性,去補足或完善這份缺憾嗎?行經至此我們討論的對象還會是舞蹈本身嗎?以此篇短論初步回應我自身的提問。

《動靜光影——雲門的電影對話》

演出|林懷民《流浪者之歌》、薩雅吉雷《大樹之歌》;影展協同策展/鴻鴻
時間|2023/04/02 17:10、19:20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動靜光影——雲門的電影對話》

演出|鄭宗龍《十三聲》、足立正生《斷食藝人》;影展協同策展/鴻鴻
時間|2023/03/25 17:40、19:30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