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音樂劇!——韓國音樂劇《三劍客》
9月
05
2023
三劍客(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4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韓國與我們是如此靠近,卻又有許多面向讓我們無法想像,或許臺中國家歌劇院進口演出的暑期檔音樂劇《三劍客》,已經是一個完整且成熟的作品,臺灣人花重金買單,除了五光十色的感官體驗之外,與其討論幕起後的演出水準,或許也可以從演出中,帶給我們一點啟發。《三劍客》自2009年首演以來,光在韓國就重演了超過六百場,所累計的觀眾人次對於現階段的臺灣,可能還難以想像,但臺中歌劇院將全劇上百人馬搬師來台,製作所需要的高額的成本從方方面面皆能感受到,然而音樂劇這項藝術產業不但能夠在韓國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並且能夠外銷賺外匯,《三劍客》中,除了可以看到幾則現在臺灣音樂劇也同樣操作的「公式」之外,也可以預見一個成熟作品的條件。

就作品整體文本而言,相當行雲流水,音樂在其中也推波助瀾,就算是再好聽的旋律,也都見好就收,多數的歌曲也都脫離了「詠嘆調式」讓劇情停滯的缺點,藉由燈光、佈景、專業走位的幫忙,讓聽眾不斷被舞台上的新事物刺激。就選角上,男性佔了全體角色的大宗,就音色上也各有風貌,筆者雖無法確定是否為製作人刻意的決定,但就聽覺感受上,也讓觀眾能同時領略不同音色的刺激,而非維持固定單音的人聲美感標準,當重唱片段,彼此的聲音疊加在一起時,也形成了更豐富的聲響效果。此外,本劇也有數處演員的獨白,尾聲演員以情緒來控制全場觀眾的呼吸,讓觀眾透過屏氣凝神,享受寧靜時從舞台的流瀉出的情感,在華麗的襯托下,更顯得可貴。


三劍客(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臺灣近年的音樂劇,也時常邀請影視名人參與演出,也把這些明星的照片登上節目主視覺,讓宣傳可以更加有力,但進了劇場後才發現,多數還是客串性質比較高,真正讓影視明星從頭唱到尾的製作,還是鳳毛麟角。本次上演的《三劍客》不但讓現役男團明星演出,還擔綱主要角色。對於影視演員,劇場演出本來就要付出相對較高的機會成本,各何況是需要出國巡演的場次還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可見音樂劇在韓國對於明星而言,已是一門回報有所值的投資。本次製作歌隊與舞者,也絲毫沒有馬虎,每個舞臺動作都以一步到位來展現專業。除了與劇中與觀眾的互動增加了許多親密感,多次的從台下進場上台相信也讓不少後排粉絲扼腕,沒有狠心花錢買下高價的前排票。就舞臺美術以及技術而言,本製作也不難看出其中投入了巨額資本,華麗的舞台、透過燈光與多媒體達到的舞台效果,筆者相信其中也包含了每次復排再往上疊加的投資成果,多軌演唱與合音對於音控本就是艱難的挑戰,上半場音響的失誤,或許是告訴觀眾上演一齣大製作,舞台上看不見的難度。

在臺灣的售票系統,音樂劇仍被歸類為「戲劇」類演出,但每次演出完,也不乏在黑特版上看見網友對於臺灣音樂劇演員唱功的批評(當然對歌劇演員拙劣演技的批評也不在話下),音樂劇在韓國,同樣也是近二十年,才開始飆升式地成長,但從台上大大小小演員所呈現的,卻能透過演員的功底來彌平音樂與戲劇到底孰為重的難題。說到底,拿臺灣與韓國的環境來類比,或許不是那麼恰當,畢竟韓國經濟由幾家大財團一手撐起,對於經濟鏈末端的文化資助,同樣也能精準且彈藥充足。靠中小企業發跡的臺灣,現階段的製作的確看出還處於「小本經營」的現象,但從業人員能否齊心養大一個市場?制定與執行文化政策的機關能否串連百家資源,投資出好的作品?參與其中的專業人員是否願意把音樂劇當成是一門獨立的學門來訓練新舊血,都是臺灣音樂劇正在面臨的挑戰。雖然臺灣近日已有幾部作品闖出好名聲,看似有一飛沖天的可能,但對於整個產業而言,我們仍須上緊發條,迎接未來的挑戰。

2023夏日放/FUN時光─韓國音樂劇《三劍客》

演出|GLOBALCONTENTS(韓)
時間|2023/08/18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