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音樂劇!——韓國音樂劇《三劍客》
9月
05
2023
三劍客(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2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韓國與我們是如此靠近,卻又有許多面向讓我們無法想像,或許臺中國家歌劇院進口演出的暑期檔音樂劇《三劍客》,已經是一個完整且成熟的作品,臺灣人花重金買單,除了五光十色的感官體驗之外,與其討論幕起後的演出水準,或許也可以從演出中,帶給我們一點啟發。《三劍客》自2009年首演以來,光在韓國就重演了超過六百場,所累計的觀眾人次對於現階段的臺灣,可能還難以想像,但臺中歌劇院將全劇上百人馬搬師來台,製作所需要的高額的成本從方方面面皆能感受到,然而音樂劇這項藝術產業不但能夠在韓國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並且能夠外銷賺外匯,《三劍客》中,除了可以看到幾則現在臺灣音樂劇也同樣操作的「公式」之外,也可以預見一個成熟作品的條件。

就作品整體文本而言,相當行雲流水,音樂在其中也推波助瀾,就算是再好聽的旋律,也都見好就收,多數的歌曲也都脫離了「詠嘆調式」讓劇情停滯的缺點,藉由燈光、佈景、專業走位的幫忙,讓聽眾不斷被舞台上的新事物刺激。就選角上,男性佔了全體角色的大宗,就音色上也各有風貌,筆者雖無法確定是否為製作人刻意的決定,但就聽覺感受上,也讓觀眾能同時領略不同音色的刺激,而非維持固定單音的人聲美感標準,當重唱片段,彼此的聲音疊加在一起時,也形成了更豐富的聲響效果。此外,本劇也有數處演員的獨白,尾聲演員以情緒來控制全場觀眾的呼吸,讓觀眾透過屏氣凝神,享受寧靜時從舞台的流瀉出的情感,在華麗的襯托下,更顯得可貴。


三劍客(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臺灣近年的音樂劇,也時常邀請影視名人參與演出,也把這些明星的照片登上節目主視覺,讓宣傳可以更加有力,但進了劇場後才發現,多數還是客串性質比較高,真正讓影視明星從頭唱到尾的製作,還是鳳毛麟角。本次上演的《三劍客》不但讓現役男團明星演出,還擔綱主要角色。對於影視演員,劇場演出本來就要付出相對較高的機會成本,各何況是需要出國巡演的場次還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可見音樂劇在韓國對於明星而言,已是一門回報有所值的投資。本次製作歌隊與舞者,也絲毫沒有馬虎,每個舞臺動作都以一步到位來展現專業。除了與劇中與觀眾的互動增加了許多親密感,多次的從台下進場上台相信也讓不少後排粉絲扼腕,沒有狠心花錢買下高價的前排票。就舞臺美術以及技術而言,本製作也不難看出其中投入了巨額資本,華麗的舞台、透過燈光與多媒體達到的舞台效果,筆者相信其中也包含了每次復排再往上疊加的投資成果,多軌演唱與合音對於音控本就是艱難的挑戰,上半場音響的失誤,或許是告訴觀眾上演一齣大製作,舞台上看不見的難度。

在臺灣的售票系統,音樂劇仍被歸類為「戲劇」類演出,但每次演出完,也不乏在黑特版上看見網友對於臺灣音樂劇演員唱功的批評(當然對歌劇演員拙劣演技的批評也不在話下),音樂劇在韓國,同樣也是近二十年,才開始飆升式地成長,但從台上大大小小演員所呈現的,卻能透過演員的功底來彌平音樂與戲劇到底孰為重的難題。說到底,拿臺灣與韓國的環境來類比,或許不是那麼恰當,畢竟韓國經濟由幾家大財團一手撐起,對於經濟鏈末端的文化資助,同樣也能精準且彈藥充足。靠中小企業發跡的臺灣,現階段的製作的確看出還處於「小本經營」的現象,但從業人員能否齊心養大一個市場?制定與執行文化政策的機關能否串連百家資源,投資出好的作品?參與其中的專業人員是否願意把音樂劇當成是一門獨立的學門來訓練新舊血,都是臺灣音樂劇正在面臨的挑戰。雖然臺灣近日已有幾部作品闖出好名聲,看似有一飛沖天的可能,但對於整個產業而言,我們仍須上緊發條,迎接未來的挑戰。

2023夏日放/FUN時光─韓國音樂劇《三劍客》

演出|GLOBALCONTENTS(韓)
時間|2023/08/18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