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禁錮的身體《石.洞》
5月
05
2023
石.洞(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8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2023台北交際場《石.洞》是身體氣象館歷年來發展的行為藝術表演在今年的計畫,三場分屬不同的主題,我觀看的場次以「聲音」為主軸,三位藝術家透過演出將「身體」捲入現場事件。觀眾身為聽覺接受體,恆常聆聽聲音的狀態,是在腦海中聽聲辨位或是感受音樂的氛圍,若在演出中留意收音機具的所在,可提供另一種事件觀察的線索,例如從被輾壓物件的隙縫中所收集到的聲音,和我們在寬廣空間聽見的碰撞聲是否一樣?不透過口腔共鳴器直接轉錄聲波振動的嗚呼聲,與口傳之聲可否相同?當我們在擔當發聲的舞台上,卻將話語權讓渡予他人,這代表了什麼意義?


奇觀化身體/身體異地置換

在劇場、美術館、事件現場或錄像作品中,觀看行為表演究竟有什麼不同?空間、觀眾與現場性的調度,各自在不同的成分下運作,雖然比例相異,但都是透過身體的擾動改變平滑的空間紋理。用更為日常的經驗比擬,可能會是去參觀動物園的體會,唯有透過這些被限縮生活圈、被景觀化的動物,我們才能臆想個人與自然環境的連結,或是透過影像的微觀窺看,設想這些物種在原生地的樣態。行為藝術家演出時,將自身設限在舞台上,就像是從事件現場被流放於劇場的自囚者,透過對自我的撻伐、個體的被凝視,勾勒出對社會議題的情境觀點,並生產出身體奇觀化的想像,如果說劇場是一個完善與美觀的藝術殿堂,我想行為創作者們,正是想讓載滿奇裝異服、肢體畸形者的瘋人船,重新返航停泊的人。


預期中的意外/偶發的意外

揀選了演出的三個片段,作為我的觀察與反思。開場演出是一個「鋼鐵公主」的段落(請容我如此稱呼),纖細的視覺男性身軀包覆在短版澎裙之中,縱使他外加了堅硬的金屬形成自我保護,實在難以支持那個脆弱、外露的腳踝,足蹬雖不及三吋的高跟鞋,在墊高不平的鋼板上踩踏、製造聲響,伴隨著每一次的掉落再重新登上,愈發讓人擔心阿基里斯的弱點即將爆發,面對這種可預視的偶發意外,藝術家用一種本能的反應來顯示,就跟你我一樣,再度多用一點平衡感努力站穩腳步,在即將扭拐和勉力扶正間完成這個過程。參照去年《選美小姐》的演出,男舞者同為踩踏著高跟鞋起舞,他使用膠帶固定,讓鞋子與身體更為適應與契合,想必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讓跌倒這個預期中的意外,都能具備表演性,並顯示完美的身段與保護自己,機遇與排演的選擇,形成兩種不同的創作意象與表演風格。


石.洞(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有譜與無譜之別

第二段的演出精華,我姑且稱之為「眾聲喧嘩」片段,藉著眾人之口輪流唸唱出中文狀聲詞的語境,開展由身體發聲的協奏曲,這個段落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林其蔚《磁帶音樂》系列,我獲知此作品是從《為謬札克而作》版本而認識,它是由倫敦人聲樂團的演出所拍成的紀錄影像。在形式上,「眾聲喧嘩」將英文子母音組合成的語音,轉換成在地由「口」為部首的發語詞,使文字在被誦讀時,多了一層符號運用的身體情境想像,藝術家同時也是加入演出現場的先行者,他以身示範該如何發聲,邀請大家獻聲共演,登台的眾人雖然並非素人觀眾,但應也是在接收指令後,在台上以近乎排練的狀態,來協助發展這個段落,在這段連續性的排演過程中,眾人尚未構成和諧的共振之時,演出於是乎完成了,結束在一個人人都曾參與過發聲的狀態。而聲音藝術家的版本,則以模組化來進行,透過一定數量的測試與排練,找出一個演出時所能呈現的最佳效果,藝術家作為創建機制的旁觀者,他的目的是調控出一個群我制度,確認每個人都能納入群體,但同時保有一部分自我,達成符合劇場性、表演形式的準則;行為藝術家在意的反而是身體的能動性,保留原生與未規訓的個體。


石.洞(身體氣象館提供/攝影許斌)


離心的劇場/向心的在場

末段在一個獨樂不如眾樂的光景中進行,藝術家先宣稱他今日不做行為藝術了,我想他是為了扭轉大家對行為藝術的刻板印象,開場有個表演性講座的錯覺,簡略的自我表述搭配裝飾著自己,詳細地介紹神秘人物,待人物出場演出後有著急轉直「上」的表現,被點名的、被吆喝的大家紛紛走上台前,另一齣共演正發生,我看見這群被認為較有舞台經驗的人,也是有著在猶疑中漸次轉向開放自己的過程,在這個歡快的動態時刻,可以提供什麼給身體不動如山的人思考?演出目的絕非要促成互動模式或沉浸體驗,而是要徵求大家對性別自主的認同、對身體運用的支持、對當下參與的共識、對族群事務的附議、對觀眾交流形式的接納等,各式需要反饋的議題,唯有眾人之力才能凝聚,在此場域中集結了主動參與,及被動在場的群眾力量,捨我其誰或只是見證,都是一種置身事內的表現,我們是共在創作事件中,不是為了完成某人的作品而來,經此趟行為藝術的遭遇後,在慶幸不是我上台之餘,或許能給予自己應該是我的理由。

《石.洞》

演出|身體氣象館
時間|2023/04/15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