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與神祇的對應《祈福》
1月
12
2018
祈福(臺灣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3次瀏覽
吳沛諭(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臺灣國樂團一直以來安排的演出備受矚目,而本次演出由劉江濱與臺灣國樂團合作,以「祈福」為主題,人們祭拜的神明作為主軸。曲目從音樂內容、音樂形象等,安排每一首對應出不同的神祇。

本場音樂會節目首先以竹塹北管藝術團的北管曲牌《福祿壽仙 新金榜》作為開場。而後《眾仙會》對應的神祇是福德正神,《臺灣音畫素描》第一樂章〈山林〉對應的是土地公,《算盤迴旋曲》對應的是財神爺,《北管印象》對應的是馬祖,《文武雙全》對應的是關聖帝君,《喬家大院》第三樂章〈愛情〉對應的是月老,最後一首《印象國樂‧大曲》對應的是觀世音。

每一首作品演出前,導聆歐光勳所講述的內容,如同一趟開拓見聞之旅。除了說明樂曲背景,亦講述《臺灣音畫素描》第一樂章〈山林〉所使用的音樂素材,以及《北管印象》的旋律分析。本場音樂會亦結合投影,搭配導聆講述之內容,以及在樂曲之中搭配文字及圖片。投影製作的相當用心,內容豐富,但在演出過程中,無法將目光全程專注於投影幕上。不過,製作及操控投影片的人員值得嘉許,在切換時跟隨著樂曲的律動和節奏,並不至於影響觀眾欣賞的視覺。例如:《印象國樂‧大曲》最後一段投影的切換點,以及動畫使用漸漸推進的效果,配合氣勢磅礡、寬敞的聲音,並不會令人有違和感。

《算盤迴旋曲》的算盤協奏者為張旭,為臺灣國樂團擊樂演奏員。《算盤迴旋曲》這首樂曲融入了許多戲劇成分,確實增加了舞台效果。然而,因協奏者加入許多走位、橋段,應考量到現場舞台寬度。例如:右舞台為胡琴聲部,應考量到胡琴拉弓的空間,以免因為設計的走位動線,使得胡琴團員在拉弓時受阻。除此之外,動作設計較為華麗,若在演奏搭配演戲時能更自然流暢,觀眾也能看得更過癮。

《文武雙全》的琵琶協奏者為陳昱蓉,陳昱蓉曾榮獲臺灣國樂團「彈指之間」琵琶大賽第二名,演出經歷豐富。陳昱蓉的台風穩健,音樂掌握的能收能放。在慢板樂段有柔中帶剛的氣息,能感受到演奏者從肢體延伸到指尖,並輕鬆的掌控指尖在琴弦上的力道。《喬家大院》第三樂章〈愛情〉的二胡協奏者為張瑟涵,張瑟涵為香港中樂團胡琴演奏員,曾榮獲臺灣國樂團「琴聲藝動」胡琴大賽第一名。這首曲子中,他表現出穩定的演奏技巧及乾淨的音色,而慢板處理滑音較慢,演奏家或許想呈現較綿延的音樂。演奏家整體演奏較保守,音樂上能設計些變化,像是時而呈現內斂的情緒,時而展現明亮的音樂線條。兩位青年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具有穩定度,前途無可限量,未來也期待他們能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劉江濱指揮風格灑脫自然,筆者曾觀賞新竹青年國樂團的演出,在劉江濱的帶領下,展現出音樂的活潑與熱情。而本次與臺灣國樂團的演出缺少了一點熱度,或許是因為要在短時間內磨合,讓音樂顯得有些規矩。然而,這次樂團的彈撥有幾處拍點不整齊的狀況,這也是在指揮國樂團所面臨的課題之一。

本場音樂會將北管搬到舞台上,形式上安排曲目與神祇有關,而投影部分也連結樂曲與神祇的關係,算是加了不少分。除了透過文字和畫面傳達,更由衷期盼音樂所帶來的感動。

《祈福》

演出|臺灣國樂團
時間|2017/12/2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首合奏曲分別安插在國樂團曲目開頭和結尾,指揮劉江濱掌握恰到好處,特別是在嗩吶和打擊的分布,將樂器的亮點,安排在樂曲的高潮處,不多不少的點綴,掌控好樂團聲響的平衡。(呂亭蓁)
1月
11
2018
《算盤迴旋曲》採用了河南、山西地區常用的戲曲牌子曲為素材,經過巧妙的編劇,成為一首饒富趣味性的樂曲。張旭也是一位唱作俱佳的演奏家,在精準的以算盤使用節奏變化之餘,也善用戲劇表演為節目帶來精彩的張力。(王楷涵)
1月
08
2018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
整場演出展現了陳子彰在曲名發想、音樂主題、編曲與即興演奏上的獨特風格。無論音樂如何充滿挑戰性,他總能保持浪漫情懷與鮮明的旋律感。透過充滿情感的演奏,陳子彰掌握了音樂架構與情緒流動
2月
27
2025
此場音樂會的每首曲目,皆猶如時間印記,串連起疫情期間共同經歷的情感與記憶,反映著人生中的高低潮片段,並揭露著陰霾與悵惘終會過去,同時,演奏家亦欲在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透過薩克斯風的溫暖樂音,引領著聽眾在音樂陪伴下,勇敢邁向更加明亮、堅韌的未來
2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