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音樂的對話《祈福》
1月
08
2018
祈福(臺灣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8次瀏覽
王楷涵(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臺灣國樂團在今年度一共邀請四位中生代指揮家客席,在歲末最後一位請到的是新竹青年國樂團音樂總監劉江濱,在音樂會中一共演出八首曲目,比較特別的是開場的節目,由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福祿壽先 新金榜》北管曲牌,鮮少在音樂會中見到完整北管的表演,為音樂會開啟了很有看頭的序幕。以福祿壽仙三位老仙精彩的對談以及戲劇,為音樂會引言以及歲末祝福,結束特別的北管演出後正式進入七首經典不陌生的傳統饗宴。

在這場音樂會中邀請到三位年輕的知名演奏家,分別是在臺灣國樂團的打擊專任團員張旭、香港中樂團二胡專任演奏員張瑟涵、琵琶演奏家陳昱蓉,其中最特別的是由張旭帶來的《算盤迴旋曲》算盤與國樂團,此曲在1999年錢兆熹作曲家為歌頌商業者而創的作品,採用了河南、山西地區常用的戲曲牌子曲為素材,經過巧妙的編劇,成為一首饒富趣味性的樂曲,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首歌頌商業人士的樂曲。張旭也是一位唱作俱佳的演奏家,在精準的以算盤使用節奏變化之餘,也善用戲劇表演為節目帶來精彩的張力。

除此之外,由張瑟涵演出的《喬家大院.愛情》,雖然在看到節目單的當下覺得只演奏一個樂章略顯可惜,但聽完整場後回想卻認為整場的曲子音響偏重,有一曲抒情美麗的樂章穿插也是富有巧思的安排,也因為短短的樂章,讓觀眾有著意猶未盡的想像。陳昱蓉演奏由同為琵琶演奏家的孫晶所創作的琵琶協奏曲《文武雙全》,是一首技術與音樂兼併的好作品,也許是因為作曲家本人也是琵琶演奏家,在樂曲的技術編排上,不但有著難以完美展現的技術樂段,卻也不失琵琶的音色與張力,同時又也能夠讓演奏者在詮釋上有很充分的發揮,無疑是一首具挑戰性的琵琶新作。

提及了三位作曲家,最不可少的當然是此場音樂會最具巧思的宗教與音樂的連結,「一場以『祈福』為主題的專場音樂會,聚焦於宗教信仰的『神祇』,透過聲音與影像,投射人們對於神祇的崇敬。」這是在音樂會引言中寫到的,而在曲目安排上也明顯的有以此部分為出發做構想,以財神爺、土地公、觀世音等等神明,希冀能達到宗教與音樂的連結與為這一整年歲末祝福。

最後,對我來說值得一探的是,在各式各樣經典曲目的安排下,是否少了在音響的選擇與安排?從閻惠昌所創的《眾仙會》到王乙聿的《北管印象》再到姜瑩的《印象國樂・大曲》,雖曲目都是精彩可期,但串連在一起對聽覺上對筆者來說有些許偏重,也許這就是每場音樂會不同與讓人省思的地方。但聽完整場演出,無疑是一場技術、音樂、張力充足的音樂會,也在歲末讓人有著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盼望。

《祈福》

演出|臺灣國樂團
時間|2017/12/2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文武雙全》的琵琶協奏者為陳昱蓉,台風穩健,音樂掌握的能收能放。在慢板樂段有柔中帶剛的氣息,能感受到演奏者從肢體延伸到指尖,並輕鬆的掌控指尖在琴弦上的力道。(吳沛諭)
1月
12
2018
三首合奏曲分別安插在國樂團曲目開頭和結尾,指揮劉江濱掌握恰到好處,特別是在嗩吶和打擊的分布,將樂器的亮點,安排在樂曲的高潮處,不多不少的點綴,掌控好樂團聲響的平衡。(呂亭蓁)
1月
11
2018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