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紅一片、並置紛紛《亂紅》
5月
30
2012
亂紅(陳又維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6次瀏覽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2/05/2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文 張啟豐

Why 歌仔戲?

《亂紅》是二分之一Q劇場睽違 / 沉寂二三年之後,重出江湖的作品,果然一新耳目,不同以往。該劇重探清初孔尚任傳奇名作《桃花扇》,意欲凸顯「傳統戲碼的多元詮釋」(節目單語);宣傳重點之一,則強調崑曲與歌仔的雙「生」疊韻-劇場上崑 / 歌並置。這樣的演出,在形式上容或有令人欣喜之處,但實際執行則未免亂紅一片-過眼繽紛、飄散不知所亡。於是乎,在以崑曲為主旋律的演出中,歌仔戲隱隱然成為游離主體之外的內在之聲。

觀罷全劇,不時可見編導(刻意)安排的「並置」-人物的、腳色的、劇種的、音樂的及表演的。只見場上侯方域 / 鏡中人一著明服、一著清裝,兩個侯方域即如編劇概念所言:多功能的鏡中人是說書人,是不同時空的對照組。誠然如此,但是一場100分鐘的小型演出要承載編劇設定的「多」「重」概念,或許過於沉重;然而,憑藉演員的精彩表演,卻可以在如此沉重多寄的歷史命題中、在飄散不知所亡的亂紅如雨之下,牽引著觀眾穿越時空,仰望桃花片片、俯視鮮血點點;並轉而在明服清裝的侯方域人生歷程中深挖內心,看到他的被迫、無奈、悔恨與遺忘。

其實,從一開始,崑 / 歌的雙「生 / 聲」「疊 / 跌」韻,就一直困擾著我,也干擾著我看戲:why 歌仔戲?是因為演員-才情相當、腳色相類;因為劇種-反差明顯、聲腔絕異;還是因為形式:一種新鮮的嘗試?兩位侯方域雖然都有吸引人的「尫仔頭」,但是舞臺上並置的差異度極其明顯,崑曲及歌仔戲演唱方式不同,演員表演風格各異,再加上演員都戴麥克風--於是乎聲音的精細與粗礪都放大了,於是乎想要只聽演唱以解詞意已不可得;更於是乎我只得邊犧牲演員的表演、邊不情願地看字幕。雖然這種並置是有趣的--理性上的有趣。

然而,另外一種並置,則是崑曲掛的。只見侯方域之外,「優人」一襲黑衫萬端變換,時而阮大鋮、李香君,時而弘光帝、史可法,兩位演員一路演繹、幾無冷場,其間表演的節奏與呼吸莫不同聲同調、同氣同息。甚至在《桃花扇》之後的史實追索,只見臺中侯方域荒坐科場,上舞臺紗幕後阮大鋮不時現身,成為侯生內心迴盪不已的詰問。此時,前 / 後、外 / 內、生 / 死的並置,彷彿都收束了全場的沉重命題,也綰結了此劇的各種符號與象徵。而桃花-畢竟還是紛紛落下了。

當然,看這麼一臺有實力、有想法、敢嘗試的年輕演員努力以赴,讓多年舞臺磨練所積累的能量,迸放噴薄而出,內心著實感到欣喜,好似看到一株株紅豔豔的桃樹,盛開在蹊徑之旁。這樣的組合雖然吸引人,但兩類劇種特質、聲腔風格、唱演方式如何並置(甚至互文?),都還有待觀察。正因為值得觀察,所以著實令人期待!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