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八零的誠意與避閃《鬥地主》
5月
08
2012
鬥地主(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4次瀏覽
謝東寧

踏進華山烏梅酒廠,進入眼簾的不是一個平常的劇場,而是一座如美術裝置作品般的展場。展場中央擺著一張紅色大圓桌,圓桌散坐著三位穿熊貓裝的演員,她們正在玩撲克牌,而陸續進來的觀眾也可環桌而坐;而以圓桌為中心,第二圈是走道、再來是觀眾席,而觀眾加入後形成的劇場,被綠色竹林和最外圍的閃亮燈泡圍繞。

細觀這些充滿後現代風格符號拼貼的裝置,意義全指向:這是一座「當代中國」遊樂園,觀眾並且也自願加入了這場遊戲。遊戲名稱「鬥地主」,也有多重的意義指涉,首先是一種流行於大陸的三人撲克牌遊戲,遊戲中三人合縱連橫、爾虞我詐。然後這也是歷史上,中共於內戰前後對於農村地主的鬥爭手段。進入經濟起飛後的中國,快速飆漲的房價與貧富差距,所產生的社會階級對立,「鬥地主」除了鬥有錢人,當然包括意在言外的政府當局(中國土地是國有的)。導演(昆火)和舞台設計(高亦光)將劇場形式精確定調,接下來就要看劇本(孫悅)如何鋪陳了。

後八零世代的編劇,主要從自身世代出發,多點散狀地述說這一代年輕人對於社會的看法,從活得很累、網路八卦、明星緋聞、工作面試、職場鬥爭、買房、相親…等等,而劇情一直以牌局的進行為支撐,而表演位置豐富有層次,從桌上、椅上到觀眾席都是表演區,尤其是坐在圓桌的觀眾,常常被演員拉進劇情,而更有趣的是,桌子下(檯面下)成了觀眾唯一看不到演員的劇場後台,演員多次在此變換位置及換裝。

相較這麼一個豐富的實驗劇場形式,劇情內容雖然有趣,但卻顯得軟弱無力,看似多面向地討論社會問題,但每個問題卻只敢談表面不敢往下深掘,所有問題都點到為止後,就迅速逃逸。當然因為國情尺度不同,或許還有些禁忌,但連個人議題都小心翼翼,例如相親女面對男方母親的羞辱後,慷慨激昂的一段真誠內心話,突然下句話就馬上跳出角色,成為演員們閒聊的一段「情急之下的意識流」對白。這種自我限制式的閃躲,不知是後八零青年的生活態度,還是導演只是想「玩遊戲」而已,比照宣傳單上荒謬主義的虛無、或者解釋為疏離劇場(布雷希特)的社會思考,其實都很勉強。

不過編劇最後倒是來了神來一筆,從契訶夫《三姊妹》(「離開這,去莫斯科!明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和貝克特《等待戈多》(「戈多還來不來了?我不能再繼續等下去了」)的劇本擷取台詞作結尾,兩位演員借觀眾的位置說完後離開劇場,留下的編劇演員自我解嘲「年輕人啊就是沒腦子。日子轉瞬即逝,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結束得相當精彩。

看到這群後八零的北京年輕人,對於實驗劇場的功能,仍然抱有濃厚的使命感,不禁回想起台北九零末的小劇場運動,當時演出內容與社會議題的緊密結合,對於主流價值的高度質疑,但今日的小劇場卻常常卻連個姿態都擺不出來,光是這點就值得說,《鬥地主》是一個相當有誠意的作品。

《鬥地主》

演出|北京大方曉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愛爾蘭盼盼劇院(Pan Pan Theatre)
時間|2012/05/05 19: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北京到台北演出的《鬥地主》展現當代北京青年劇場的國際化。導演Gavin Quinn和燈光設計Aedin Cosgrove來自愛爾蘭,其他成員是跨足劇場和影視工作的北京青年。令人欣賞的是創作者對劇場現場性的堅持:不用麥克風,甚至沒有配樂,全憑演員說學逗唱,現場發聲,不似當今許多劇場過度受影視影響而在劇場語彙上的錯亂。(林乃文)
5月
08
2012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