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自我審查的表演——論《曼谷公寓》
9月
18
2024
曼谷公寓(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5次瀏覽

文 王安淳(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學生)

這是一件沒有「幕」的劇作,如果嘗試去拆解,也許會說它是由體感六十分鐘的廣播聲音與三十分鐘的演員對話組構而成。廣播停止前演員各自忙碌,或煮菜或滾在一團打鬧;而我們安坐台下,忠於扮演一個觀看者。至於怎麼去述說它,實在令人摸不著頭緒。畢竟劇場作為表演媒介合理化一些詭譎,但當被搬演的是日常,日常便又顯得魔幻而弔詭了。

泰國公民對內生長應該呈現怎樣的面貌?什麼是正宗的泰國人,典型的泰國人,最泰的泰國人,原汁原味的泰國人?特意揀選的泰國書報書刊、泰服、大象褲、室內陳設,以及建構國族認同的廣播,刻意地不假掩飾。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令人深刻的是不斷接收到的「紗」的意象。珠幕另一側演員的不辨面目,泰服的反覆穿脫,布衣櫃裡只餘輪廓不見其貌的性事,與另一個房間(對面觀眾席)的模糊對望。這樣的「紗」或者遮掩對應揭示,貌似都一定程度地點出了在演後座談時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chaya Artamat)提及的,劇本創作時即帶有的自我審查。


曼谷公寓(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張震洲)

長鏡頭在這部作品具有強烈意圖,透過這樣完全沒有剪輯(真實又或意義上的換場)的事件上演,我們不像是閱讀一個劇本,倒像是對切實的發生的凝視。而廣播碎片式的吞吐絮語也為時間感的體歷賦予疊加的效用。

劇場區別於電影,左右觀看的權力從導演手上分給我們。倘若長鏡頭在電影中是權力的釋放和實時性,在進入劇場這樣擁有某種程度的觀看自由的媒材處理時,便更聚焦於觀者與之同步的時間體歷感。作為實時性與現場性的包含、開放和私人空間的集合,觀眾的思考與對舞台的凝望有來回的關係。尤其因為同步,當下的身分彷彿悄然自簾幕後偶然涉入的訪客轉化為浸泡其中的房客。當物件滾離泰式花磚地板貼紙這樣的範圍舞台時,男子手腳並用爬著將物件一一蒐羅回來,同時是延伸了舞台的概念,雖然手長不企及觀眾席但這種延伸還非常地空間性。這是舞台與觀眾席的關係。

導演指出《曼谷公寓》第一版在泰國首演時切實地搬演於自家公寓。兩個房間被一堵牆分得嚴實,牆面上還是留有小扇窗戶將兩方獨立的空間打破,隱約能透過窗窺探到另一頭房間的模糊發生,卻難有對話;到了重製版,雙面台以一掛珠簾分隔但不分割,顯得更為親密或有聯繫。新增的橋段,男子自珠簾一側貫入另一面舞台,端取餐食後又悄悄返回,自此簾幕的兩側產生了更為實質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好像點出了導演選擇在有著民主轉捩點的泰國的2023年重製的出發。


曼谷公寓(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張震洲)

時隔十年的重製版在臺灣首演於水源劇場。水源劇場作為複合功能的建築,也許稍微觸摸到「公寓」的外緣。一件論及政治地景的作品,國家,國與家,還是以國為家?真的可以以國為家嗎?《曼谷公寓》在2013年首演時泰國時局動盪,然而十餘年過去,作品好像還是能夠一定程度地反映出當前局勢。對應到臺灣這樣動盪的島國,作品的異地搬演能夠提供什麼新的觀看,又是新的討論。

《曼谷公寓》

演出|為了什麼劇團(For What Theatre)
時間|2024/08/24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