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回走進陌生的紅樓,欣賞第一次的相聲表演,劇場裡滿滿的人潮,而紅樓特別的是不同於一般劇場的規定,坐位上已擺好熱茶與點心,可以看著曲藝表演同時吃著小點心的巧思,拉近我與這陌生的曲藝藝術,有個很好的開始。而看完後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在表演之中也不斷的突顯出此問題,那就是曲藝「傳承」之重要性。
本次演出的安排相聲有五段,板書及評書各一段分別安插在上下半場。今晚的表演形式幾乎都是兩人一組搭檔的對口相聲,一搭一唱講述故事。而板書與評書的表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板書表演形式是一人拿著竹板敲打著節奏同時敘述故事,依故事的高潮迭起,竹板會增加不同的技巧來提升表演的可看性;評書表演形式也是一人展現,運用聲音、身段、表情、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扮演著故事中的角色。評書的《野豬林》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團長葉怡均僅一人在台上分飾多角,有時是說書人,有時是林沖,有時又是官差二人或是花和尚魯智深,表演透過了身段、聲音、表情、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區分不同的角色。這樣的表演非常細微,葉怡均處理得非常好,而且還在傳統的故事中加入了現代流行用語,如林沖被綁在樹上的時候,用了一句話來表示林沖的心情:「寶寶委屈,寶寶不說」,這一句話蹦出來,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但講得太貼切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表演還有爆笑指數超高的《師父經》。《師父經》說的是一個人只要對工作不滿意就會離職另尋其他工作,朱德剛在講述時,說這是我朋友發生的故事,但其實是自己所發生的事情,而劉越逖與他一搭一唱,最後在念師父經的橋段戳破朱德剛剛才所說的故事,於是劉越逖配合朱德剛假扮和尚完成師父經的唸誦,朱德剛一而再、再而三在唸誦過程說乩童身上有蟑螂在爬,不斷的做出一些扭曲痙攣的肢體動作,而這時劉越逖就補上一句,「神明上身了!」全場哄堂大笑。
從以上兩段描述看來,曲藝的表演因應時代的變遷、觀眾口味改變,必須將固有傳統橋段,加入許多不同色彩的元素,在表演上,可以看到演員們正努力突破這樣的困境。但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傳承這件事了。整晚演出的曲藝演員,年輕只有三位,而其他幾乎都是在曲藝界闖蕩多年的名家,雖然台北曲藝團重視培養年輕演員,但從舞台表演看到明顯的斷層。為了保存曲藝藝術,培育新秀、人材傳承勢必列入重大考量,才能讓曲藝藝術永久共存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寶島。
《2016台北大碗茶》
演出|台北曲藝團
時間|2016/05/28 19:30
地點|台北西門紅樓二樓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