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自由的《自由步》
6月
02
2015
自由步(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3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新點子舞展」已被視為國內藝術家呈現新時代觀點的創意舞台(節錄自《自由步》節目單)。常常,我們以「新」做為號召,前瞻卻忘了後顧,回頭想想,對於某些已知的表演美學或方法,我們又精熟了多少?蘇威嘉的《自由步》研究,小火慢燉,煨出濃郁卻不張揚的自由味。

很明顯,《自由步》不是一個在創作形式、身體美學上研究的實驗作品,甚至可以說,這支作品的美學與呈現方式並無「新」穎之處。好比實驗劇場的空間,在《自由步》中若替換為鏡框式舞台,大概也無差別。唯一變數,可能是因為距離而影響觀眾體驗舞者存在狀態。片段之間,以暗場轉換,平淡樸實,大概也說明「Freesteps」系列練習的階段呈現。燈光乾淨簡約,切中要點,一片灑落一個世界。恬淡中微微驚豔的,是隨著燈光變幻莫測的褐色地毯,除了撥弄著一會兒黃沙滾滾,一會兒冰冷工廠的視覺幻象,也挑逗觸覺質感:聽著舞者的腳與地毯接觸所發出的細微聲響,想像在上面舞動,該是如何的狀態?

空間與劇場元素的簡約大氣,只為將舞者狀態與舞步編排襯托極致。所以我們看見,雨中,女巫以臀帶腰至肩,創造自由如風的雙臂,旋轉晃動,頌揚這場得來不易的及時雨。又看見,彷彿荒漠又如沼澤中,拖著深陷泥濘的雙腳,在渴望與死亡中掙扎的生物。轉瞬,來到深海,女舞者們極緩慢的旋擰如款擺的海葵,我們只是跟著呼吸,不知不覺中海葵就移動了大半舞台。極其控制身體的三個片段後,燈光碰的一聲,黃懷德出現了,踩踏輕快舞步、奇異律動,繞行空間,時而飛揚,時而輕躍,其實在場上,看見的不只是黃懷德的獨舞,而是黃懷德與音樂的結構即興雙人舞,並行卻不刻意統一,規則中,自由若隱若現。黃懷德不只出現了,他其實活在台上。同樣的精神,卻以不同方式呈現,極其控制的腰與腿,葉名樺是活在地上的芭蕾伶娜。她未曾站起,以騰空的腰為軸心,翻轉、著地飛揚,也許不太舒服,然而當控制越過一個界限,那便有可能是某種自由,她耽溺在自己的絕美中,不自由也自由。

至此,即便蘇威嘉的創作方式與舞者的表演美學非新穎,但不容忽視的是,標題大大的「自由」與舞者們的表演狀態,其中透現的拉鋸,是一直以來人類身心對自由的糾結情緒,反映身心的舞蹈當下,正是探討自由的絕佳媒介。其實,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探討自由,因為自由像風,無名無形。因此,與其說探討,不如說在每個瞬間,來來往往,與風般的自由共存共舞,竊取片刻溫存後,再繼續飄著。所以,蘇威嘉不「談」自由,他只丟出現象,丟出他與舞者共創的世界,其中若有自由,也許是我們照見自己心裡的渴望吧。

《自由步》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5/ 05/ 30 19:30
地點|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個舞步的選擇,遂都像是一次復返,欲回到那些無以名之的片刻;而最觸及我的,或正是觀看著舞者每一個的動作,都體現一種凝視,令你感覺到,來自另一雙目光不移的眼睛。 (李時雍)
6月
08
2015
當編舞者選擇讓舞者坦然面對自己的軀幹,用身體去訴說無法掩飾的語言時,也就真正的讓舞者脫離了外在軀殼,從被捆綁於這個世界的肉身中,重生了。(陳逸璋)
6月
02
2015
基調是幾個意象的片段組成的詩篇。幾乎每個片段都有它的精采之處,值得玩味深嚐。但當這些片段要被組成一套節目時,就顯得主旨企圖薄弱,以至於不知如何收尾。(陳品秀)
6月
01
2015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