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舞步《自由步》
6月
08
2015
自由步(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4次瀏覽
李時雍(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提到《自由步》,蘇威嘉一再回憶及2008年觀看紐約舞蹈家艾略特.費爾德(Eliot Feld)編舞、陳武康演出的《YAZOO》,「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往往不需多說什麼,就已經令我感動不已」。他所描述的費爾德作品,回歸至純脆的肢體、舞步,更可見於2013年由驫舞劇場引介、製作的《馬上三人》;我是在當時第一次觀賞到蘇威嘉演出費爾德的《Zeppo》系列,小丑、默劇般的詼諧身姿,滑著旋轉椅,飛翔過舞台時,又有著芭蕾的輕盈。

回到舞步,回到steps,那一聲如腳尖輕脆的發音,時而細碎不成篇,有時迴響,「Free Steps」成為蘇威嘉2012年自研究所畢業製作迄今的系列創作,我亦曾在北藝大舞蹈學院展演《跳房間》(2013)看過其中一個版本。這些中、短篇幅的片段,各有其動作上的探索;當其中九段,集合而成此次「新點子舞展」中的《自由步》,你才忽然意會到蘇威嘉作為一個編舞者,他所欲開展的面向:一則是回歸身體性的動作的美感,另一則,或許也是有如數學計算般的結構性的美感。

譬如我特別喜歡的第一段。淺淺的雨水音聲直到開場。舞者陳珮榕兀自以各部位關節,腕、肘、髖,緩慢而流暢地擺動,尤其雙手的伸延,及足踝的轉動帶動著身體。並由原地,漸次移動至另一側光區;舞台上以簡潔的光線區域為隔,舞者持續骨與骨的旋動,復沿對角線緩步移著,再退至後側,腳步在空間中,遂畫出一個簡約的線條。蘇威嘉以主題重複的動作、以極限音樂如Steve Reich〈Drumming: Part III〉、以舞步在空間中幾何般的調度,令人想起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的《Fase: Violin Phase》(1982)。確實,我感覺《自由步》中的幾個片段,是可以比讀於姬爾美可編舞結構性的經典。

蘇威嘉異乎深情地,凝視著動作的片刻,特別各個舞者的獨特身勢,雙手扣握囚於身後的擺盪,背躺在地伸延著足尖的踢行,踩踏細小的碎步,或兩兩坐成椅子的雙人;在這些幾乎難以名狀的段落間,一段由唯一男舞者黃懷德裎裸身,沿著台上圓周,建立在芭蕾步伐和跳躍的持續的奔馳,自然引起目光。於此,再次看到蘇威嘉所謂的「舞步與聲音的關係」;對我而言,男舞者奔馳與頓停中所環繞出場中的圓形空間亦如祭壇,卻也彷彿遙相呼應著世紀前音樂與舞蹈雙生的《波麗露》(1928)場上那一個圓台。

費爾德在《馬上三人》中曾與陳武康帶來一支《Transit》,人身囚禁在台前狹小木箱,須艱難地穿梭於橫木間,從一角到另外一角,記憶中,音效攸關戰事。如果說費爾德藉裝置和音響,藉肉身在延展的極限中,觸及了某種當代性的暴力,蘇威嘉的倒數二段,則安排四位女舞者曲膝環坐,手扣著手成矮牆,黃懷德據中佇立,光域內,藉由動作集中在胸前、肋骨之間的急劇收縮,表現肉身的姿態,並不時傾倒,復被四位舞者所抵擋、推回至原來位置,覆蓋著是持續粗糙的音響,隱指著另一種肉身暴力。而九段,六位女舞者兩兩一組,在空間中結構性的調度、換位,排列組合,令人想起《Rosas danst Rosas》(1983)的第三、第四主題。

這些年,台灣新一代編舞者多少承接了同源的舞蹈劇場風格;蘇威嘉與他的《自由步》系列,無疑而少見地,回應了另外一脈可以看向他的老師費爾德,或者如姬爾美可等,回歸舞蹈肢體性、結構性的創作。有時像數學,有時像雕塑。又其中,相當有賴於合作舞者們的身體特質。對我們而言,如何理解如此的作品?我想總是可以回到前所引述編舞者說的,迷惑人的觀舞體驗,「那是我第一次看著舞蹈,流下了眼淚」。《自由步》裡每一個舞步的選擇,遂都像是一次復返,欲回到那些無以名之的片刻;而最觸及我的,或正是觀看著舞者每一個的動作,都體現一種凝視,令你感覺到,來自另一雙目光不移的眼睛。

《自由步》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5/05/3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編舞者選擇讓舞者坦然面對自己的軀幹,用身體去訴說無法掩飾的語言時,也就真正的讓舞者脫離了外在軀殼,從被捆綁於這個世界的肉身中,重生了。(陳逸璋)
6月
02
2015
蘇威嘉的創作方式與舞者的表演美學非新穎,但標題大大的「自由」與舞者們的表演狀態,其中透現的拉鋸,是一直以來人類身心對自由的糾結情緒,反映身心的舞蹈當下,正是探討自由的絕佳媒介。(樊香君)
6月
02
2015
基調是幾個意象的片段組成的詩篇。幾乎每個片段都有它的精采之處,值得玩味深嚐。但當這些片段要被組成一套節目時,就顯得主旨企圖薄弱,以至於不知如何收尾。(陳品秀)
6月
01
2015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