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手札《自由步》
6月
01
2015
自由步(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4次瀏覽
陳品秀(特約評論人)

蘇威嘉是有點胖沒錯,但他跳舞的時候,也比一般的舞者多了一點音樂性。在這次兩廳院企畫的「新點子」舞展,驫舞劇場推出蘇威嘉首次編作的整晚作品《自由步》,他編舞,也跟跳舞一樣,他對音樂的處理展現了細膩的敏感度。

《自由步》沒有什麼特別想表達的企圖,一段段的獨舞、雙人舞,只在音樂聲響的各種情境中,呈現著對自由的渴望所踩的步伐。

一開場是水聲。

一名女舞者在台上,挺出右肩,搖著晃著帶出左肩,下巴,就這麼左搖右擺地跳著她自己的韻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發生。但看著她的動作,就好像雨滴激起的漣漪,一次又一次地重覆,每次都有些微的不同,所以你會盯著它瞧,忘卻這雨要下多長。

忽而,這聲響營造出來的水,密度變大了,清澈的水變成了墨。舞者的移動變得遲緩而困難,劃過地板的雙腳,如此沉疴,像乾枯的毛刷在油膏裡拖著攪著。

又是一名獨舞者。她躺在地上,高高挺起她的腰臀,用頭肩撐著地板、用腳尖行走。她挺得那麼高,不為了誰,也沒要誘惑誰,一切的移動只為了她只能這樣,或只想這樣行走。

女高音孤單地唱著。

又是獨舞。她交叉著腳站著,用腳掌外側一拐一拐地扭走。她的腰也扭了,肩也偏了,臉也側了。不禁要想:假如下一刻她忍不住哀戚,是否也只有左眼會流下眼淚?到最後一刻,她用整個身體,奮力的反向扭轉,來展現她的抗議,但她的抗議,也就僅僅這麼一下而已,隨即消失在黑暗之中。

《自由步》的舞台很簡單,只鋪了一大片褪色的紅地毯。沒有其他了。但這片地毯在燈光巧妙的配色下,有時是灰水泥,有時是黃沙地。簡樸,但富含詩意的象徵,讓觀眾的眼光專注在舞者的身形和律動上。因為是地毯,不是舞蹈專用的塑膠地板,所以看不到輕快的滑步或快速的轉圈,幾個片段下來展現的,都是那樣的形單影支,孤獨而倔強的身影。

唯一一段明快的段落,是黃懷德的獨舞。他在近似中東的樂聲中,以一長兩短拍的小跳步,繞著舞台大圈行進,但即使是如此帶出旅人的節奏,依然有著黃土地的獨行風塵。

但黃懷德的另一段演出,卻展現出強烈的對比。

火車聲快速行進著。四名女舞者坐在地上,四手相扣,緊緊地圈綁著獨立於上的他。小小的光束只打在他身上。當他快速地舞動時,就像車窗外接續閃過的明滅燈影;他的手在胸前、腹部迅速劃過,如此有力,彷彿下一刻就要開腸破肚。圈綁的力道讓他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傾斜著身子舞蹈,鋼鉤彎曲的手臂張揚著,一如在暗黑隧道揮舞鐮刀的鬼魅。

《自由步》的基調是幾個意象的片段組成的詩篇。幾乎每個片段都有它的精采之處,值得玩味深嚐。但當這些片段要被組成一套節目時,就顯得主旨企圖薄弱,以至於不知如何收尾。尤其當最後一段,所有舞者一起上台起舞,感覺是為了結束而硬要編作的「大結局」。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或是由誰規定,好像編舞家都非得成功地編出整晚的作品,才能獲得他「轉大人」的徽章。但如果一個作家擅長寫詩,誰又會要求他非得寫個長篇小說才能證明他是作家呢?

如果《自由步》是本詩人的手札,我會願意把它帶回家。

《自由步》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5/05/28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個舞步的選擇,遂都像是一次復返,欲回到那些無以名之的片刻;而最觸及我的,或正是觀看著舞者每一個的動作,都體現一種凝視,令你感覺到,來自另一雙目光不移的眼睛。 (李時雍)
6月
08
2015
當編舞者選擇讓舞者坦然面對自己的軀幹,用身體去訴說無法掩飾的語言時,也就真正的讓舞者脫離了外在軀殼,從被捆綁於這個世界的肉身中,重生了。(陳逸璋)
6月
02
2015
蘇威嘉的創作方式與舞者的表演美學非新穎,但標題大大的「自由」與舞者們的表演狀態,其中透現的拉鋸,是一直以來人類身心對自由的糾結情緒,反映身心的舞蹈當下,正是探討自由的絕佳媒介。(樊香君)
6月
02
2015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