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逃一死,幸運的是殊途同歸《雌性領袖》
12月
29
2021
雌性領袖(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提供/攝影宋維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59次瀏覽

盧幸玟(臺灣大學戲劇系學生)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中講述「媚俗」(Kitsch)的概念——「媚俗」又作「忌屎」。【1】當人們在看待上帝時,不會想到上帝擁有肛門、需要排泄,即便有這麼一說:「上帝以自己的形像造人」,但當人們仍將上帝想成是全能全善、純粹精神性的。我認為人們亦在日常生活中試圖屏棄一切被視為「骯髒低俗」的事物,仿若他們不存在:西方世界的傳統是去忽略身體的弱、慾望與病,因為精神或者靈魂才是永恆,或古希臘哲學總認為擁有足夠控管自己慾望者方有德性,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欲力之人只能說是野蠻粗俗。從以上,可以看見西方世界由希臘時代以降,對於精神的推崇以及身體的賤斥。

從這個脈絡,來解讀《雌性領袖》。

《雌性領袖》由三方不同的觀點構成拉扯:一個是全然推崇精神性的,也許能說是「有德的」艾爾娜、全然擁抱身體慾望,說話不離屎尿性慾也管不住食慾的「粗俗的」葛瑞媞,以及,中性看待一切,不認為屎尿是髒的馬莉德。私認為馬莉德的觀點是有趣的,她認為上帝只要創造了屎尿,屎尿就不可能是骯髒,雖然看似精神性但從不試圖指認精神與身體之間的高低差異。


雌性領袖(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提供/攝影宋維瑄)

三人爭相看著電視講述自己的故事,大幕升起,故事也在觀眾眼前盛大展開。這些故事全是精彩奪目,年輕版的婦人們,穿著更為精緻豔麗的服裝與男人調情,她們與男人的邂逅都有他們崇尚的價值,葛瑞媞的男人粗俗而勇猛,艾爾娜的愛人虔誠。艾爾娜講述自己的愛人多麽高貴聖潔神性、葛瑞媞描述自己充斥身體愛慾的愛情故事、馬莉德則訴說自己在一間間廁所不用戴手套的清理堵住廁所的故事⋯⋯隨著故事推演,馬莉德搶下電視,堵住另外兩位老婦的嘴,講述三人故事真正的模樣。而馬莉德身處於某種不批判事物的高低貴賤的「上帝視角」,陳述的故事似乎最有真實的可能。在「真實」之中,三人的故事皆以難以直視得悲劇作結,艾爾娜與葛瑞媞,都難以直視自己的悲劇性結局。馬莉德的結局更是因為其對於身體的「過於中立」,純真而無從認知到身體的缺陷而飲下了整瓶香水而死亡。從此可以看見劇作家所提出的悲觀命題:無論對於人生抱持的態度為何,虔誠也罷污穢也罷,不在乎也罷,所有人最終都殊途同歸。

此時,除卻馬莉德,私以為觀眾也可以思考那兩位婦人的故事,究竟孰真孰假,是幻想或是現實。但無論真假,這兩人是否其實都在自己所深信的世界觀之中,說出了自己渴望的故事?劇末,大幕再次升起,三位主角所講述過的台詞聲音(角色聲音),搭配年輕版本的自己(角色)以歌舞劇的方式展演,三位角色渴望從觀眾席離場卻再找不著出口。他們帶著口罩,也仿若成了觀眾,尖叫奔逃但無路可出。也許,死後的世界,就是不斷的回放自己曾經的痛苦深淵而成為地獄牢籠。

想起卓别林有言:「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當人們的結局已然註定,成為一介亡靈,觀賞人間世界,其實所有故事無非都成了荒謬俗爛無比的庸俗歌舞劇。而當我們同在一起,在死後世界望向俗世,他者的人生俗濫如八點檔,即快樂無比。


註釋

1、Kitsch為原文,譯者呂嘉行翻譯之版本,譯作「忌屎」。

《雌性領袖》

演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冬季公演
時間|2021/12/19 14: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