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悲、死之喜《母之死》
5月
04
2020
母之死(許生翰提供/攝影林沛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2次瀏覽
程皖瑄(專案評論人)

「我的母親曾經希望經營一間文具店……不必結婚生子也不必面對成家的壓力,這個夢想最終失敗了……母親為了成為母親,割去鼻子及耳朵,縫起嘴巴與眼睛。悲劇的單位是家,輕輕地搖晃。」【1】

《母之死》的文案透露著許生翰極為私密的家庭情感記憶,我除了好奇舞踏如何表現陰性書寫以及詮釋當代題材,此次演出場地寶藏巖防空洞更是深深吸引著我。開演前一小時就來到寶藏巖,並在入口處將地圖標示仔細地看了三五遍,深怕迷路又詢問無果的我,一路上戰戰兢兢,一路尋寶探險,終於看見一個不起眼的入口,小小門牌寫著「防空洞」,由於提前抵達,我早早在外培養著入內觀戲的心情,看見前台工作人員默默準備防疫用酒精等器具,心中五味雜陳。疫情籠罩,觀看演出成為一種奢望,而「倖存」的表演因應政府防疫升級,也須嚴格限制入場觀眾數,設置梅花座、減售座位數或是刻意拉開席間距離,但寶藏巖防空洞本身非典型的狹小空間,無法採梅花座,《母之死》觀眾席間若要維持社交距離一點五公尺,大概只能賣五張票吧,不符演出成本,故身處同一空間的觀眾與工作人員必須給予彼此最大的信任。不過,身在現場,我除了看著身邊人人戴口罩,並沒有特別感受到疫情緊繃感,反而由於「防空洞」的避世特性,拾級而下的同時,有種進入世外桃花源的奇異安心感。我聯想起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曾與五歲的女兒長時間躲在防空洞中躲避二戰空襲,起初僅為了打發時間,他開始為孩子說故事,最終他將自己敘述的六則鄉野奇譚結集成《御伽草紙》一書,比起《人間失格》的腐朽殘破,躲在防空洞裡說書的太宰治更多了黑色幽默。也許「躲起來」隔離外在危難的物理用意直接影響內心狀態吧,危機暫時排除了,自然就解放了心靈喘息的空間,於是身處洞穴的觀眾,不再是柏拉圖所說的無知者。

觀眾一律赤足,踩踏著冰涼紮實的岩石地板進入洞裡,由於音場導致迴聲強烈,彼此的腳步、交談、呼吸聲都聽得一清二楚,花了大概五秒才適應洞裡的陰暗,我這才清楚看見長方形的場域中間有一座土堆,埋有一位塗白的舞者,隨著他的呼吸起伏,土堆宛若有生命般吐納,像一座活火山嗎?土質摸起來有點潮濕,同時由於早春之時冷冽的氣息不斷從防空洞口送入,整個空間質感並不乾燥炙熱,倒像子宮裡的胚胎,圓丘狀的土堆是著床胎兒安逸的胎盤,潮濕的空氣則是羊水。入口另一邊有一道狹長的走廊,通往另一個出口,但在觀眾席無法觀看到通往何方,回應防空洞作為子宮的指涉,這個通道可能是產道,迎接著三名表演者從這裡徐徐地進入表演場域。

三位舞者垂胸,頭側靠著前方舞者肩頭,三人合為一體的緩步進場。他們先繞著土堆行走,接著第二階段他們分開,拉開彼此間距,間或快速地超越前方舞者,三人的速度隨著背景音效的頓點,呈現踏兩步頓一拍的動作型態,非圓滑的華爾滋,而是剛強甚至有點僵硬的位移;第三階段他們開始跌落,在傾倒、墜落間,身軀沾滿泥沙,由一開始的純白逐漸灰黑。

舞踏宗師土方巽說:「舞踏是拼命想站起來,卻站不起來,界於生、死之間的一種狀態。」三個蜷曲著的身體努力想站起,卻又兀然倒下,泥土中攪和著唾液與汗水,原應該是痛苦的視覺意象,但三名舞者卻是宛若僧人的淡然。最後三名舞者躺平,一開始埋在土堆中的許生翰猶如植物生長,逐漸直立。是「直立」而非「站起」,因舞者已將作為人的「腳」完全器具化,雙手像是不斷延伸的枝枒向上,最後頂著防空洞的天花板,許生翰高大的身形像鐘乳石洞穴裡,經過時間凝練出的石柱,釋放母體中最核心的母性能量,接著所有舞者抹除一開始的錐形土堆形狀,剷平、攪動,最後許生翰逆著光走向岩壁,在另三名舞者悠然歌聲中,自狹長長廊緩步離開,迎向新生抑或是死亡?舞作留下一個抒情的尾聲。

在《大野一雄:魂之糧 x 練習時的言語》一書中的第一部〈魂之糧〉,舞踏家大野慶人提到父親大野一雄永遠從「心」、「個人」出發,講究真實的內心感受,延伸成一種宛若禪學般的生活態度與生命價值觀,每個舞踏作品直接連結親身所感,大野一雄更常以反串呈現完整的生命能量。曾與大野慶人學習舞踏的許生翰,過去曾創造一個女性角色「Tully」——她畫著紅色長眼線,有著優雅自信的面容。許生翰以Tully身份進行多次舞踏表演,這次的《母之死》許生翰並不以Tully呈現女身形象,而是直接塗白,並帶著長假髮。四月十七的《母之死》中,這個埋在土中的位置是由另一位舞者黃家曄擔任【2】,也許為維持作品形式內容一致性,許生翰必須同時反串母性角色,且「中性地」表演。我雖無欣賞到黃家曄擔任演出的表演場次,無從分析兩位表演者詮釋的差異,但我覺得由於《母之死》作品觸及生命本質的去性別化——胚胎初始的無性別、以及對於襁褓中的嬰兒來說,父親與母親都是一樣的存在,許生翰自在又從容的雌雄同體裝扮更巧妙地呼應這層隱喻。

現場一位觀眾在演後詢問許生翰「埋在土裡是什麼感覺」,他說:「一開始很興奮,接著覺得超級可怕。」原來入土為安的「安」其實是給在世者一個慰藉性的說法,面對未知的死亡,我們實則充滿恐懼,許生翰以舞踏書寫真實的感受,並且輕巧地暗示死亡同時象徵著新生的可能,《母之死》帶領觀眾參與著一場生命週期的旅程,而「防空洞」獨特的空間性格包裹了《母之死》中母體、生死、輪迴等嚴肅的提問,與舞踏否定性的身體交織成一首短詩,短短五十分鐘的演出,承載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這般的絕美,直到演出結束許久後我仍不忍從洞裡離開。

註釋

1、《母之死》網路文案節錄。

2、04/17場次的評論請參考陳祈知:〈處於危險邊緣的身體從死亡中誕生《母之死》〉,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8443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