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金權的顫動魂身《美麗小巴黎》
5月
05
2015
美麗小巴黎(盜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1次瀏覽
曾福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學生)

距離法國巴黎九千公里外的浙江杭州,建起一座虛幻的小巴黎,那是山寨中國最大的幻影之一,也是巨富們耗費投資的驚世鉅作,《美麗小巴黎》建立在此奇異的幻想當中,以三段投射於小巴黎的故事,揭露當代發展主義底下的底層悲鳴。

辛勤工作的農人,面對國家以發展的名義強徵土地時,那股對不起祖宗三代的罪惡,完整呈現在老薛的悲憤當中,不斷的吶喊與咆哮,只為傳遞出對於失去土地沉痛與不甘。人們原本賴以為生的土地,突然變成一個價格;原本與金錢無關的自給自足,成為了買賣,最終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失所,被外界看成了瘋子,以魂身的姿態游移在失去的土地上。

在土地上協助「種豪宅」的是一群曾經的農人,過去在農村當中敲敲打打種種田都還有些興味,只是當土地不再種植作物,人們也就被「擠」出農村,到各地發展去了,而興建房舍成為城市流民的主要生計來源,那是高危險的工作,背負著性命掙錢是他們最大的覺悟,人生就是在不同的工地間輾轉流連,領著每日的工資幹活,要問他們對於人生有什麼看法,就是窮得只剩下錢罷了。

飄盪與夾雜在社會間隙的,是那位不愛自個兒專業/科系的大學生,他的「出軌」衝動讓他來到了工地幹活,這反倒成了他人生最棒的一個選擇,那是他熱愛的建築業,渾身充滿著熱情與殷切的學習力,實踐著他小時候懷抱著的夢想,最後卻因為工地安全的失誤而斷送生命,只是他自己在過程當中踏實地走在喜歡的道路上,倒也是值得了,比許多渾渾噩噩找不到熱情的大學生不知好上幾百倍。

同樣無業、沒謀生技能的貴婦小三及流浪漢,同住在小巴黎社區的隔壁兩房,小三巴著她的大老闆愛人,流浪漢與他的小狗過活,最令人欣喜的是小三/小狗VS.大老闆/流浪漢這組象徵,流浪漢呼喚著他最愛的小狗,大老闆擺弄的他心愛的小三,小三/小狗同樣受寵,流浪漢在一瞬間也能成為小狗的支配者,展現出其實沒有人是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也還是有精神寄託在。

串起流浪漢與小三對話的,正是他們之間所愛/所恨的那隻小狗,對於小狗的凝視與熱情,搭起他們友誼的橋樑,比鄰而居的愛恨交雜是無法言喻的快感,直到小狗的死去帶給他們兩個階級上的弭平,原來小三/流浪漢在整個社會上都是無用的,僅能透過寵愛不是人類的小狗來凸顯自身的存在,同時呈現出不只是有錢人才想養寵物,流浪漢也想養著寵物作伴,置換整個社會對於寵物的既有想像,小三最後與流浪漢的交疊,透射出無生產力的流民光環,那是被社會所賤斥的存在,僅能在邊緣的角落過活,卻能萌發驚人的生命力。

《美麗小巴黎》整齣戲節奏明快、劇情緊湊,中間偶爾的串場讓人暫且跳脫到戲外,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前後的皮影戲片段,也都讓人感受到逗趣的動畫感;俱樂部的美聲主唱,也在結局傳遞出最優雅的諷刺,抽換符號的美麗想像,跳脫於日常的閒遊郊外,帶點觀光感的假日別墅,是人們消費的潛在對象,也是當代資本主義最深層的幻象,人們不斷飄盪的魂身聚集之所在。

《美麗小巴黎》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15/05/02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笑謔切入主題的《美麗小巴黎》,除非狠心冷笑到瘋駭,瘋駭到麻木不仁,不仁到與現世之荒謬差可匹配,不然這麼一齣充滿人情味的溫情小品,硬要說意圖批判未免太沈重。(林乃文)
5月
29
2015
《美麗小巴黎》並不讓人發笑連連,而是品嘗到些許苦澀。嘲弄詼諧的說話方式,或許也是我們面對資本主義浪潮下的生活的一種對應姿態。(羅倩)
4月
28
201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