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看到友人的觀後動態,沒有心理準備,可能心得會完全不一樣吧,在現在這時代很難不踩到一點雷,完全一無所知,以透明的狀態去看演出、電影、展覽了,或多或少都會帶點預設的顏色來參與。
看到舞台的當下就想到是東京事變「車屋先生」MV的場景,散落一地的道具玩具,那黑人變成了神獸,而且還穿著Bon Voyage的水手服。各種林檎迷熟悉的符碼迎面打過來,不同時期的裝扮造型、紙鶴、大聲公、破題的制約反應教學、源源不斷的歌曲,都是林檎的聲音,聽到後來就變成猜歌大賽了(聽前奏比誰速度快的那種)。聽到開演的《活下去》,而且是事變告別演唱會的現場版本,還是起了雞皮疙瘩…。滿滿的林檎歌曲,有些似乎和情節隱隱相呼應,有些似乎沒有,只是背景音樂,或是當作轉場過橋,好像沒有選到《平成風俗》、《教育》和《三文八卦》專輯的歌,而中間突然跑出超載樂隊的《不要告別》,應該是私心推薦吧,那種每個DJ都會有的私房歌曲。
我想還是會有林檎迷心生不滿,抱怨幹嘛亂玩林檎的歌,像歌廳秀般嘲諷那麼多當下議題,林檎知道一定會不開心之類的。當初聽到的節目宣傳和講座原本以為是更「正經」的方式,沒有料到如此瘋狂,但這樣的詮釋方式也沒有說不好,只是很多地方,很多哏會讓人想要知道更多後續發展,一直未果未完,心癢難耐,懸念未決啊。(是跟雙六的《蘋果之歌》一樣,硬生生只唱那幾句)
當代時下的議題,各年紀不同的焦慮和困惑,以及和自我的確認和認同,演員們反覆搬演,重複演練。終究還是處在這狗屁倒灶的生活吧,終究無法到另一個平行時空,僅有的只是這一期一會的人生,僥倖地活著。
吳柏甫還是很搶眼,最後的紅色禮服還以為最後要含淚高歌一曲(對我來說,那是事變的終極完成體啊)。本能是什麼?三者不同的「活著」意識與方式:「因為活著所以活著,因為想活著才活著,因為沒有死所以活著」,確實是要搞清楚的。
後來和看過別場演出的朋友,聊到好像還是沒有傳達出椎名林檎的精神。所謂的蘋果核蘋果芯,對我來說,那些不斷出現的「生」、「死」、「愛」、「慾」,「生老病死性」,對存在的質疑與偏執始終是林檎作品的母題,早期的作品是很大聲的吶喊,但現在這些命題卻用更深沉更尖銳的方式直指人心。可能還是不夠一刀斃命吧,還是少了林檎的那種此時此刻的全心全意,無怨無悔又懊悔不已的青春,她的「真心」。
哎,有時候會想如果生在日本,母語是日文,那就可以直接無隔閡地擷取林檎的一切,聽她獨特的語感和想法,以及其公眾形象。希望她日後不要變成紅白舞台站在她左右兩邊的和田秋子,松任谷由實,她出生那年出道的竹內瑪麗亞才是她的目標吧,跟偶像活在同一個時空一起變老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謝謝有這樣的劇碼,粉絲真的很幸福。
《本能》
演出|一直社
時間|2013/12/15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